49)西进西域·新:昭苏石人、圣佑庙--站在历史的两端。

标签:
s237伊昭公路因雪封闭昭苏草原石人小洪纳海石人墓昭苏天马之乡昭苏县圣佑庙 |
分类: 西进西域·冀陕甘宁蒙新 |


从伊宁去昭苏有便捷的伊昭公路,那是一条不输于独库公路的风光公路。有言道风光在险峰,这条路因翻越天山,尤其是达到雪际线的乌孙山每年只有六月到十月可通行。鱼忘不了这一天2018年9月13日,上午不到八点,鱼就赶到了伊昭公路伊宁段卡口,这里已经聚集了七八辆车,攀谈得知昨晚就封闭了,山上下了雪,正在除雪,预计中午能开放。大家苦等三个多小时,山下边防站来巡警车通知等候车辆:公路关闭,迅速离开。在巡警车的押解下,滞留车辆快速鸟散。去昭苏县需绕行近一百多公里!这一绕行,绕出去的不只是百多公里的路程,还有六个多小时的赶路时间,鱼的无限遗憾和那一刻的失望、沮丧。

这一天的下午五点半,鱼和先生赶到昭苏草原石人景区,因为毗邻军马场,所以看到一流的伊犁马,很开心。草原石人景区在草场内,品相好的已被博物馆收去,留在原地的原物一些有被破坏的痕迹。另外,景区内有很多复制品。



昭苏县草原石人共9尊,多刻工精细,其数量之多居伊犁地区各县之首。此外,还有阿克亚孜山口石人,叶森培孜儿石人等6尊。以上草原石人,皆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自百度)





草原石人位于昭苏县小洪纳海河畔,是新疆草原上古代游牧民族创造的一种文化艺术,多为突厥时期的墓葬附属物之一。小洪纳海石人是雕刻于花岗岩上的石人,石人高2.3米,宽0.35米,头戴一顶造型漂亮的帽子,身后披着长长的发辫,面部线条清晰,除嘴部残缺,无法得知其造型外,眉、鼻、眼突出。此石人与西突厥阿波可汗之孙尼利可汗的后裔有关,也就是说,这很可能是一个西突厥王子的雕像。(摘自百度)





土墩墓和小洪纳海石人,介绍上说可能是位突厥王子。






昭苏县有很多景区,伊昭公路未走成,等候和路上耗去很多时间,夏塔古道和格登碑忍痛舍弃。草原石人景区半个小时就可以游览完毕,下一个目的地去圣佑庙。圣佑庙在县城里,路上有薰衣草观景台。







圣佑庙位于昭苏县县城内,海拔1890米,为新疆现存喇嘛庙中较完整的一座寺院,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一座黄教寺院。寺院内古木参天,松杉蔽日。圣佑庙蒙语称为“博格达夏格松”,最初于1620年建在察汗乌孙乡,后经多次迁址。1884年,蒙古人从北京请来著名建筑师李照福等80余名技师在县城内兴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殿堂8座。目前,该寺庙每年有四次大的活动,其中以正月十五举行的活动最为隆重。(摘自百度)

圣佑庙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照壁、法舞殿、闭关殿、大雄宝殿、后殿。东西两侧有配殿和钟鼓楼。上图为法舞殿。法舞殿顾名思义为举行盛大法会时,僧人们跳法舞的地方。法舞,指戴具有佛教象征意义的面具,在法器的节拍下,舞蹈传达佛义。

闭关殿,僧人受观音戒后持戒,要持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闭关是必修的。




在大雄宝殿与闭关殿之间,栽种有雪岭云杉6棵。大雄宝殿西侧那棵,上半部枯死。
这个巍巍大殿在伊犁州博物馆有图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