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2018-12-26 20:31:38)
标签:

伊犁州博物馆

塞人青铜器

草原石人

伊犁草原岩画

泉州木偶及历史展

分类: 博物馆系列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伊犁州博物馆建成于2005年,是目前新疆地、州级一流的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3000多件。藏品中有不少草原文物精品,如青铜器、鹿石、波马古墓金银器、丝织、草原石人、察合台银、铜币等。鱼和先生是2018年9月11日观展。当时博物馆展厅分为历史陈列厅,岩画和石人拓片陈列厅,草原民族风俗厅。另外还有一个来自泉州的临时展--木偶。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历史展包括:《早期草原文化》 以石器时代、辉煌的青铜文明、原始的锄耕农业等为主线,展示有旧石器、细石器、青铜器、骨器、陶器等珍贵文物216件。《游牧时代的草原文化》 分马背民族的兴起、繁盛的游牧时代、察合台汗国时期、明清时代几部分,另有伊犁吉林台、恰甫奇海出土的文物精品展览。(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早期草原文化(公元前8、7世纪以前,由前言、石器时代、辉煌的青铜文明等单元组成。展示石器、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等文物,包括石斧、石范、铜斧、铜刀、铜矛、缸形陶罐、铜矛模等文物。配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貌沙盘;唐巴勒、多尔特石棚岩画,三海子鹿石,奴拉塞采矿、冶炼遗址外景三个场景;复制鹿石两具;照片、图版等辅助展品,共计陈列文物216件、照片54张、图版18张。(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1976年在巩留县阿尕尔生发现了12件青铜器。这是典型的青铜时代生产工具,被称为阿尕尔生型青铜器。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在伊犁州博物馆鱼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阿尕尔生型青铜器中某些如铜斧和青铜人像明明在新疆博物馆中出展,怎么这里还有?难不成是出土两件?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只有如来佛祖能分辨出来……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图四口陶罐,也叫红衣四口陶壶,青铜时代,塔城市喀浪古尔遗址采集,实物在塔城市红楼博物馆。陶壶表面的红色至今还鲜艳如新,属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四口陶壶,在考古界十分罕见,是镇馆之宝。推测此物为古代人用来存放粮食或者祭祀用
喀浪古尔遗址位于塔城市二工镇下喀浪古尔村,喀浪古尔河东岸,周围地势平坦。遗址内有农民取土遗留下的大小不一的数个土坑。由于附近村民开地,遗址面积不断缩小。在此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仅采集到少量残碎的陶片。在1988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曾在遗址处采集到陶片、石磨盘、石器残片等。陶片多为夹砂红,褐,陶残片,纹样以各式压印纹为主。该遗址主要器物特征与塔城市萨孜村、托里县喀拉托别乡萨孜村古墓葬所出的典型器物比较相近,初步推断年代为青铜时代。(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石范(见上组图),公元前1000年左右。左上、右上两种石范出土于尼勒克县乌赞乡,其他三种石范均标注为伊犁出土。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图和下图为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石器和铜器。为昭苏县和特克斯县出土。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图右下的铜扣,昭苏县出土。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奴拉赛古铜矿遗址是新疆迄今为止保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和遗存较为丰富的古代遗址,在全国乃至中亚范围内也极其罕见。距今2500余年。出土的众多精美青铜器也许就出自这里。遗址分采矿和冶炼两部分。采矿遗址,已经发现10余处竖井洞口,冶炼遗址,仅存一段长20米,宽1.5米,厚0.5米的炉渣堆积,堆积层中含矿石、炉渣、兽骨、碎陶片。(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有文字记录最早进入伊犁河谷游牧的游牧部落塞人,时间为公元前8-7世纪。塞族人善于养马,据说骑术与奶酪是塞人发明的。在伊犁河谷发现的众多塞族文物中,青铜铸造多数,其中青铜武士俑、对翼兽铜环、人羊高足铜盘等均为新疆青铜器中精品。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游牧时代的草原文化(公元前8、7世纪以后,由马背民族的兴起、繁盛的游牧时代、察合台汗国时期、清代以及2000年以来伊犁吉林台、恰甫奇海两大考古工地发掘出土的文物精品等单元组成。展示历年来出土的塞人时期、乌孙时期、突撅时期和元明清时期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瓷器等文物精品共计355件。包括虎叼羊纹铜牌饰、虎首铜剑、铜簇、楼空高足人羊纹铜盘、单耳彩陶罐、镶嵌红宝石包金剑鞘、错金银瓶、金箔护臂、镶嵌宝石单耳金杯、花鸟纹铜镜、青花风头流扁执壶、平定准葛尔勒铭伊犁之碑残件等罕见精品。还陈列七具珍贵的草原石雕人像。配以塞人竖穴偏室剖面场景、石棺墓剖面场景;仿真马大小的玻璃钢马模型;伊犁州著名古建筑微缩模型、照片、图版等辅助展品。(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战国-汉·人羊高足铜盘(上图左中),新源县那拉提乡塔西亚村;岩画·铜鍑的使用(上图左下),南西伯利亚。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图文字说明中提到的立鸟,在博物馆展品中未见实物。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组图中的加勒格斯哈音克墓葬和图片(居中)标注的加勒克孜卡因台为同一地区,音译有差别。与穷科克墓葬同在尼勒克县。上图文物年代为公元前8-3世纪。左上、右上和右下的陶器,均为加勒格斯哈音克墓葬出土;余下的左中单耳彩陶杯、右中单系彩陶罐、左下组图中的石化妆棒、炭精手镯坠饰、骨石纺轮,右下中的铜镜为穷科克墓葬出土。
加勒克斯卡茵特墓地位于伊犁河上游支流喀什河南岸一、二级台地上。该墓地绝大多数墓葬在封土堆下铺有一圈或两圈卵石,少数墓葬地上仅封有土堆,不铺卵石;墓室一般呈东西向,形制为竖穴土坑和竖穴偏室墓;葬式多为一次葬,少数为二次葬;随葬品均为生活用品和随身佩带的装饰品;墓葬年代集中在公元前5世纪至汉代。(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察布查尔县琼博拉乡索墩布拉格墓葬出土。
在1983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出土的人面兽足铜方盘,高23厘米,长宽各76厘米,重46公斤,青铜铸造,方盘,宽沿,直口,平底,两侧有双环状横耳,有四足支撑,四足上部为浮雕式人面像,下部为驼蹄形。过去曾认为这件文物是塞人生活用的炊器或餐具,现在对照吉尔吉斯斯坦出土的类似文物,推测是祆教的祭台。(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图和下组图为公元前5-3世纪,特克斯县恰甫其海古墓出土文物。
巩留县莫合乡巩留林场恰甫其海队山口水库墓葬分布在特克斯河下游左岸二级台地上,沿河延绵约4公里。2004年8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伊犁州文管所、巩留县文管所、察布查尔县文管所协助下,对干渠沿线调查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墓葬点5处,均位于巩留县南部西格里克山北麓山前坡地上,共清理墓葬49座,其中包括山口水库墓地13座,出土文物10余件(《伊犁州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南岸干渠考古发掘报告》已在《新疆文物》2005年第2期发表)。2005年5月中旬至6月底,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山口水库墓地淹没区的古墓葬进行了彻底的考古发掘清理,共发掘墓葬57座,祭祀遗址2处,出土文物达80余(组)件。
两个年度在山口水库墓地共计发掘墓葬70座,祭祀遗址2处,出土文物近百(组)件,基本明确了墓葬的结构、布局和时代。墓葬类型明显可分为两大类,即石堆石圈墓和中型土墩墓,以前者为主。与伊犁恰甫其海水库库区吉林台墓地的发现完全一致。随葬品一般较为贫乏,普遍随葬1件陶器、1把铁刀(或铜刀)和几块羊骨,出土文物包括陶器33件,铜器17件,铁器20件,石器14件,金饰件7件,玛瑙料珠、玻璃珠近20个,另有珊瑚项链一串(约13颗组成)和残朽木盆2件。随葬动物主要有羊、马。陶器种类包括壶、罐、钵和瓶等,与以往发掘资料对比,有明显不同之处。尤其是微敞口、长颈、垂腹、小圜底陶壶,在新疆发现较少,具有特色;铁器在伊犁地区的大量发现,有助于冶铁文明的研究;金饰件的焊接工艺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玻璃珠、珊瑚串饰等反映了早期中西物质文明的传播和交流。给我们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课题。虽然该墓地墓葬还没有进行碳十四的年代测定,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大体上我们可以将其推定在公元前后至公元三、四世纪。特克斯河谷是伊犁河流域和天山最著名的河谷之一,是游牧民族理想的生活场所,为中亚早期游牧民族的重要活动区域。两次发掘基本弄清了山口水库墓地的布局和文化内涵,为进一步研究伊犁河流域考古文化奠定了基础,对研究当时居民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体质特征有重要意义。(摘自中国考古网 作者: 阮秋荣,鱼有删改。)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组图中右中陶壶,年代为公元前2-公元3世纪,伊犁出土。余下都是特克斯县恰甫其海古墓出土陶器。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伊犁地区先是塞人,然后乌孙,接着突厥……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1997年10月在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精美的金银器。有金面具、虎柄金杯、铠甲残片等。当年这批文物是在修路时被挖掘出,结果被哄抢一光,只追回来70余件……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纯金护指和护臂。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错金银瓶,左图右实物。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图由左及右分别是:镶嵌红宝石金戒指,错金银瓶,镶红宝石金饰。下图右上而下、由左及右分别:镶红宝石黄金面具,包金鞘铁剑,金带饰。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该波马古墓,位于昭苏县西南100公里处,地属天山西段北麓的山前草原地带,东依木札特河,西临纳林果勒河,北靠伊犁河的主要支流特克斯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之一。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如塞、月氏、乌孙、突厥等民族均曾活动于此。考古工作者对波马古墓出土文物的整理和分析,认为这批文物的时代下限为6至7世纪,可能是游牧民族贵族墓葬。
波马古墓作为游牧贵族的墓葬,出土遗物中金银器占多数,制作工艺技术以镶嵌宝石、焊接、锤揲、模压、抛光等为主,器物厚重,做工精巧,风格独特。其中的镶红宝石黄金面具、宝相花金罐、镶红玛瑙虎柄金杯、镶红宝石金剑鞘、镶红宝石金戒指、错金银瓶以及镶红宝石金杯等都堪称是美轮美奂的精品。首先是镶红宝石黄金面具,它是波马墓地的一号文物,富丽奢华到极点。整个面具高17厘米,宽16.5厘米,重245.5克。面形由以鼻梁为中线的两块金片铆合后锤揲而成。面形宽阔、浓眉大眼、八字胡。另用宽约1厘米的长条形金片铆接于两腮,上及耳鬓,下及下颌,自然形成了络腮胡。眉眼和胡须均镶嵌了红宝石。胡须所饰红宝石周围均点焊了一周金珠。形成了小巧精致的联珠饰。面具的表情庄严而不失威严。虽然红宝石部分已经失落,整个面具也有些变形,但这并不影响面具本身散发出来的富贵。(摘自《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48期,鱼有删改。)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图文物由上及下、由左及右分别:镶红宝石金剑鞘;金饰件;心形金饰件、镶红宝石单耳金杯、玛瑙残片。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图中的金饰件,博物馆没有标注介绍。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草原土墩墓又称乌孙土墩墓或乌孙古墓,在伊犁广阔草原上分布着上万座土墩墓。这些土墩墓封土高大,气势宏伟,令人瞩目,大都呈半锥体,多数呈南北链状分布,或3、5一列,或10多20座一群。最大者底部周长350米,高20余米。一座巨大的土墩墓,似座小山,底部周长有200多米,高有10多米,顶部较平坦,外形像个巨大的梯形。墓的顶部还有牧民竖起来的枯树枝,上面绑着各色布条,以祈求他们的幸福平安。墓的底部周围还能看到露出泥土的大型石头,这是死者生前作战时打死过多少敌人,就在墓周围放多少石头,以铭记其功绩。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伊犁挖掘了几座乌孙土堆墓,出土了青铜器30余件,其中有凿、铲、铃、钵、碗、梳、箭头、短剑、武士俑、三足鼎,还有陶壶、陶钵等大量珍贵文物。乌孙在伊犁先后活动五百余年,影响深远。它是形成现代哈萨克族的族源之一,至今哈萨克中仍有称乌孙的部落。乌孙古墓则是他们留存在伊犁草原的重要文化遗迹。(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在水草丰美的伊犁草原上,发现多处大型石雕人像。千百年来,它们屹立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经历着风风雨雨,被人称之为“草原石人”。伊犁现存著名的草原石人有:昭苏县的小洪那海石人、下台石人、阿克亚孜石人、科达和尔石人、叶森塔孜儿石人;霍城县的库鲁斯石人、特勒克脱石人以及特克斯草原石人等。这些石人都是用整块的岩石雕凿而成。从外形来看,大都是全身像,头部、脸型和身躯雕刻得生动逼真,全身穿着衣服佩饰件件可数,雕刻精细,栩栩如生。有的石人仅仅在一块长圆石上浅刻几条细线,粗略显现出脸部的轮廓而已。据史籍记载,曾显赫一时的突厥人曾在伊犁河谷活动了一个多世纪,突厥人死后,依照他们的习俗,尸体停在帐前,宰杀牲畜祭祀后在择吉日安葬,墓前要竖立死者的石像。因此这些石人应该是我国古代突厥人的遗物。(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草原石人是有性别区分的,男士手持酒杯或剑,女士则手持花朵。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瞧,这些石人的彩色拓片,多美!注意,男左女右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图文物均为公元13-14世纪,霍城县阿力麻里城遗址出土。由上及下依次为:铁犁铧,基督教十字纹石碑,龙纹白瓷碗,豆青花草纹瓷盘。
阿力麻里是察合台汗国时期的王都。1975年以来城址内出土了30多件元代瓷器,其中不乏官窑景德镇和龙泉窑烧造的精品。(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2009年3月20日至6月2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一件由伊犁州博物馆送展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引起了国内瓷器研究专家的注意,它与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于北京西城区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交相辉映,鸾凤和鸣。这件元代青花瓷器,正是约11年前,霍城县芦草沟镇西宁庄村回族残疾农民马忠从自家农田挖出后上交当地文物部门的。(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上组图中文物左侧年代均为公元13-14世纪,右侧为17-19世纪。银壶(左上),特克斯县出土;刻花纹彩釉陶碗(左中),伊宁县出土;圆形磨盘(左下),伊犁出土;包银木碗(右上),伊宁市出土;马镫(右下),13-16世纪,特克斯县出土。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乌孜别克塔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靖远寺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伊犁草原上的岩画,从题材上看, 岩画的内容都来自古代的社会生活,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栩栩如生的狩猎,放牧, 牧畜等场面, 还有反映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画面, 岩画在伊犁地区分布广泛,其中以昭苏,特克斯,霍城,新源4县的数量最多,内容丰富,最为典型。(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吉仁台岩画,位于尼勒克县吉仁台牧场东南15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块高80厘米,宽90厘米的岩石,刻有各种动物的形象,是当时的古代游牧民族放牧情况的真实写照。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栩栩如生的狩猎、放牧、牲畜饲养、动物咬斗等反映当时生活的场面;还有反映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画面,如征战、争夺牧场以及在意识形态方面对太阳的崇拜、对顽石的崇拜。是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宝贵文化遗迹。喀什河谷是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的家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山岩上还以刻画的形式,记录着他们生产生活的情景。(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干沟岩画,在霍城县北干沟的一块岩石上。为古代游牧民族早期石刻艺术。石长2.2米,宽2.9米,直径7.5米,上面刻绘有形状各异的17只大头羊和山羊等。大小不一,最大者21厘米,最小者11厘米,刻工简单粗糙,比较原始。 库鲁斯石人在霍城县小玛扎尔东北昆带山大石头正北的库鲁斯。石人似为女像,高85厘米,宽40厘米,厚30厘米,双手捧一物置脐下,两乳突出,眉眼口鼻清晰。(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萨尔布群岩画,位于巩留县萨尔布群以南,路西岩石上。刻有鹿,羊,各种符号,古朴简洁,生动。不远处,路西一块石头上刻有状似马掌印的图案,传说为藏宝方位标记。(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则克台岩画,巩乃斯河北岸,从巩乃斯种羊场到伊犁铁矿绵延近百公里,几乎每条山沟都有古岩画发现,是一条罕见的岩画走廊,其中以则克台北山发现的岩画岩文为最大,高约十几米,宽约七米,在平滑的石面上刻有近千个牛、驼、马、羊和各种野兽的形象,猎人狩猎的战斗场面和猎后的欢乐场面,形象古仆传神,肉容丰富多彩,画面人物生殖器暴露,可以窥见当时生殖和性崇拜。这些岩画大部分为凿刻,还有的涂色,有的以山石的自然色为本色,涂色的岩画中虽常年累月的日照,风雨侵蚀,但光泽依旧鲜艳如初,在这幅大型岩画的左下角还有一行竖写的岩文,由十多个不同的字符所组成。这些字符的意义至今没有定论。近年来,不少考古工作者对此进行实地考察,广泛研究,有的推断可能是鄂尔浑——叶尼塞文,或巴音居鲁克文,乌宗苏文或突厥文,有的则认为是古藏文,为宗教箴言中的六字真言,即:阿弥陀佛,祈求吉祥之意。花,左手托一圆形物,四周刻有山羊、龟和花草;旁边还刻有蒙文和藏文,刻技较高,传为元代民族的遗迹。(摘自百度)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

46)西进西域·新:伊犁州博物馆--一个馆藏精品不是外展就是在修的博物馆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在伊犁博物馆观展,下期汉家公主纪念馆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