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春天里游江南·江南第一站九江·滨江路印象

标签: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楼九江锁江楼琵琶亭江西九江滨江路 |
分类: 江南行:冀豫赣浙苏鲁冀 |
离开商丘去九江,高速走得让我一日踏遍五省: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江西。自打进入河北,开车一直是皱着眉头:高速上只有我一车不超速。离开高速进入市区城镇,我就一直把心提在嗓子眼儿开车。好家伙,河北河南江西的电动车骑行者个个仿佛开着宝马奔驰车,横行无忌、所向披靡。那些汽车驾驶者简直就是把汽车当电动车开着,随意插队变道无孔不入。
九江市容美丽,滨江路更是美不胜收。浔阳楼、锁江楼、长江大桥、琵琶亭东西分列,沿江罗织。步行就可以一网打尽。可是景点对六十岁以上人士没有优惠待遇。这二楼一亭一桥都是现代建筑,惟有锁江楼景区内的锁江楼塔还算古迹。许是太沾文人气,浔阳楼二十元的票价,掏者踊跃。逐层观瞻再临江远眺,有种:浔阳楼看过后悔,不看更后悔的感叹。
登过浔阳楼,料想锁江楼不过如此。放弃后直奔琵琶亭。锁江楼步行四站地,老远就看到气势迫人的琵琶亭,奇怪的是斥巨资建的琵琶亭竟然不对游人开放。在本地人指点下,我和先生绕道江边堤上拍了几张琵琶亭的照片。
九江的食品物价高出沈阳很多。比如说沈阳黄瓜1.5元一斤,九江4.5元;西红柿2.5元,九江5.68元;白萝卜1元一斤,九江3.8元。拍黄瓜饭店12元,还好豆腐正常价,溜豆腐12元。
江南天气室外温暖润泽,可室内潮湿阴冷,没有空调几乎无法适应。在沈阳,总能挑出沈阳的不如意,如今离开沈阳才知道沈阳的好处。北方人要想适应江南,基因有问题。各位师友要体谅鱼吐泡泡,下面和我一起漫步滨江路滨江景观公园,再一起登浔阳楼怀古吧。
浔阳楼和锁江楼间有一临江亭,不对外。
这就是锁江楼,鱼和先生从它身旁走过。
锁江楼塔如红杏出墙。
树影中的锁江楼。
在江边公园看锁江楼塔。
长江大桥方向就是琵琶亭方位。
沿长江岸堤走,花团锦簇。滨江路对面看到春江花月夜公园时,琵琶亭就快到了。
以下四图为琵琶亭景区:前两张为景区正门,后两图为江堤上回拍琵琶亭。
有关链接:
如今浔阳楼是一个集游览参观、喝茶听书和餐饮为一体的旅游景点。一楼大厅东西两壁镶嵌了两幅大型瓷板画,彩绘着"宋公明发配江州城"、"浔阳楼宋江题反诗"、"黄文炳设计害宋江"、"梁山泊好友劫法潮等栩栩如生的画面,为浔阳楼增加了传奇色彩。大厅内还陈列着全国旅游景点上唯一的一套《水浒》一百单八将的人物瓷像,这一作品把一个英雄好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游客面前。爱好书画的朋友还可在楼内欣赏到多幅出自名家之手的书画作品和诗词楹联。二楼忠义堂为当年宋江醉酒题诗处,现仍备有宋江当年喝过的那种酒(称作"蓝桥风月"美酒),以及独具特色的"水浒宴"。在此可体会一番把酒临风的雅兴。二楼还展出了介绍浔阳楼历史的书籍和地方名胜风光图片。三楼是回廊,主要陈列字画。四楼为茶室,也是赏景的最佳处,摆满了仿古桌椅。浔阳楼是溶名楼、名著、名酒为一体的名胜。游客在此可远眺庐山、近观长江,再听导游将各个景点细细道来,真是饶有趣味。身居室内,喝茶乘凉,再听上一段精彩的北京评书,你可体会到一种特殊的韵味。
《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的影响,确是不可小视,它所带给九江人的"衣食父母"效应,确实不可低估--据悉,这座"浔阳楼",每年门票收入几百万元。今后来此寻幽访胜、慕名怀古的游客,还将增加。这岂不是"胜地因一人而名世,山水为一书而增色"么?
这样看来,说作家文人只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而未从事物质生产,说他们与"生产力"无直接关系,显然就不大站得住脚了。人文风景,名作效应,遗泽后人,文采河山两添辉啊!这种情况,所在多多--比如江苏寒山寺,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等等,莫不如此。
浔阳楼还同白居易有些瓜葛。想想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贬官于古江州,就在这浔阳江边,偶碰一弹琵琶的中年妇女,感事伤怀,同悲天涯沦落,于是援笔写下了《琵琶行》的杰出长诗,留下了千古绝唱……
就是这位"江州司马",在青杉泪湿之后,又曾迈步登上浔阳古楼,赋诗于此:"今日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匡山,即浔阳江边不远处的庐山……
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悬槛飘寒雨,危堞侵江流。迨兹闻雁夜,重忆别离秋。徒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
《题浔阳楼》唐·白居易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湓浦月,平旦炉烽烟。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浔阳楼楹联大全
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水浒传》第39回,王遐举(1909~1995)
书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佚名题九江浔阳楼
落座三杯豪气在;出门一笑大江横。--佚名题九江浔阳楼
菊酒犹在浔水杳;江楼且醉小阳春。--罗绳祖题九江浔阳楼
此地香飘,曲风醇郁传千古;斯楼再造,灯火辉煌认九江。--崔延瑶(1947.9~)题九江浔阳楼三楼正柱
对酒当歌,旷逸屡遭尘世眼;登楼作赋,风流犹拍古人肩。--三石客题九江浔阳楼二楼内抱柱
舸舰迷津,春风珠履三千客;闾阎扑地,灯火楼台十万家。--徐声扬题九江浔阳楼
浔水匡山,俯察仰观皆胜地;阳春白雪,诗情墨妙聚斯楼--石道达(1933.1~)题九江浔阳楼
为问江楼,可曾锁住东流逝水;探求事理,应是个中大有因缘。--吴有恒(1925~)题九江浔阳楼二楼内抱柱
旖旎风光,江声山色无双地;峥嵘台阁,楚尾吴头第一楼。--石道达(1933.1~)题九江浔阳楼
壮志抒怀,汝得先干三碗酒;幽思吊古,谁能更和一首诗。--陆伟廉(约1927年前~约1995年前)题九江浔阳楼
把酒客尘消,入座尽迎风雅士;登楼心地远,放怀饱赏太平春。--石道达(1933.1~)题九江浔阳楼
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佚名题九江浔阳楼
缩地得高招,尽把松梅罗眼底;烹茶施小技,笑擒云雾入怀中。--凌家成(1927.9~1999.7)题九江浔阳楼
烟雨锁浔阳,楚水吴山美如画;风雷涌湓浦,骚人墨客唱入云。--康庄(1913.10-2001.2)题九江浔阳楼三楼外抱柱
入傍云亭榭,然后知星垂平野阔;登近水楼台,兹先睹月涌大江流。--张乃芳题九江浔阳楼三楼抱柱
万里鸿沟横作界,两岸天南地北;千年古迹竖为标,一楼楚尾吴头。--书法家周慧珺(1939~)题九江浔阳楼
楼绕三分水,看江南掠飞一行白鹭;旗飘四面风,问天边吹醉几缕红霞。--林仲兴(1938~)题九江浔阳楼三楼外抱柱
读宋江反诗,想豪杰悲歌,仿佛浔阳曾血染;望庐山秀色,纵飞云变幻,喜看湓浦新高楼。--陶博吾(1900~1996)题九江浔阳楼一楼大门抱柱
题额忆坡翁,对九派江流,犹觉波澜生笔下;凭栏欣夜市,看万家灯火,恍疑星斗落樽前。--凌家成(1927.9~1999.7)题九江浔阳楼
凝眸系览,望大江渊远流长,渺渺二源分蜀道;瞩目凭栏,看洪漭波深水阔,溶溶千顷润柴桑。--张寿龄题九江浔阳楼
是天下名楼,当年义士登临,酒胆诗心犹可见;称浔东杰构,今日游人延伫,江声山色总相宜。--刘文约题九江浔阳楼
遗址越千年,几经故国沧桑,血染浔阳成旧事;层楼凌九派,纵览江城风物,气吞吴楚展新姿。--李白华题九江浔阳楼
千秋废复兴,喜重临楚尾吴头,呼吸遥通万里;九派分仍合,能一览长江彭蠡,风光岂让三楼。--九江宗远崖(1918~2001)撰、武汉姚励群(1933~)书题九江浔阳楼四楼
果有浔阳楼乎,将宋江醉酒,壁上题诗,写得有声有色;如无水浒传者,则梁山聚义,替天行道,就会无影无踪。--九江籍作家杜宣(1914~2004)题九江浔阳楼一楼大厅
滔滔浪里,潜水鱼龙奚适,或言彼状,待我燃犀胁息,抚膺临大壑;杳杳云中,御风仙子何之,莫测其形,凭君弹铗狂歌,把酒问青天。--张乃芳题九江浔阳楼三楼抱柱
大闹江州,人言此事桩桩有,百代流传,无非天下英雄,借题抒壮志;细观水浒,我觉其文句句真,千秋炳焕,信是世间才子,因史撰奇文。--张乃方撰、能尧昌书九江浔阳楼一楼内门抱柱
举杯酹月,想公瑾麾戈,陆郎怀橘,青莲高咏,白傅慨歌,千古风流弘此世;纵目凭栏,收匡庐郁黛,扬子雄涛,湓浦飞霞,柴桑远照,八方灵秀萃斯楼。--南京窦天语撰、宋才葆书题九江浔阳楼陆郎
北望江急帆快,南瞻雾锁云流,勾连楚尾与吴头,世间无比景,天下有名楼。商贾红颜绿酒,骚人古恨今忧,劝君到此莫逢秋,秋光虽更好,岁暮易生愁。--佚名题九江浔阳楼
锁江楼塔经风雨侵蚀,战乱洗礼,地震摇撼,仍自岿然耸立。头上风云变幻,脚下波涛翻腾,由于历经四百年变迁,江岸崩溃,楼毁、牛沉、阁倒。
楚水沅漭渐入吴,层楼重影塔峰孤。凭栏目送时千里,不知长江锁住无?
题锁江楼
凌空一塔耸吴头,问是江防第几楼。守土金牛浑不见,沉渊铁锁可仍留。激流岂是英雄泪,废垒长消往昔愁。天坠桥横又一处,今朝儿女足风流。
题锁江楼
回龙矶上锁江楼,九派东流眼底收。镇孽驱邪神自若,巍然耸立怒涛头。
锁江楼
巍峨矗立镇长江,尽览洪流汇海洋。一派威仪堤上守,六棱倒影水中防。惊涛骇浪扬帆过,铁轨钢桥渡列忙。宝塔无凭排堑险,聚民智慧锁妖降。
锁江楼楹联
浪抱孤城走;天低九派流。楼锁江天阔;塔影庐峰高。望中吴楚穹千里;楼下波涛集九江。陶潜县里看花落;庾亮楼中对月明。百荻波光当岸绕;黄梅山色过江来。---黄五云题锁江楼。
百尺楼昌千秋文运;七层塔锁万里长江。我佛西来,峨眉雪朗;大江东去,震旦春长。---熊香海题锁江楼。
锁已封日出江花红胜火;江初放春来江水绿如蓝。气势雄吴楚贯通京九千秋岁月;秀色魅神州开启西江万里乾坤。
九江,简称"浔",为江西省地级市,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九江位于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雄蟠赣北,濒江扼湖。石钟山、鞋山、落星墩、军山、印山、扁担山隔水相望,各具姿态;冬季,吴城沙岸湖洲,万只候鸟云集,白鹤天鹅群蔚为稀世奇蠢观,曾被海外客人誉为“中国第二座万里长城”,都昌老爷庙是朱元璋所建定名为定江王爷庙人近的鄱阳湖水域是著名的鄱阳湖百慕大三角所在地。九江不仅江山殊秀,而且座座“洞天”别开,如彭泽的龙宫洞、就河的狮子洞与涌泉洞、瑞昌的峨眉洞群等。九江北面长江,南屏庐山,东临鄱阳湖,西望幕阜山,得尽山傍水抱之宠;城内甘棠湖水光潋九,岸柳成荫。烟水亭、琵琶亭、浔阳楼、能仁寺、天花宫、浪井、九江长江大桥、九江长江二桥、九江长江三桥、锁江楼,98抗洪广场等景点可发思古之幽情。
魏晋南北朝时,高僧慧永、慧远,名道士陆修静等曾先后来到九江,寻觅净土,筑舍修行。从东晋至清末到九江和庐山为官,访友,游览,隐居的著名文人雅士多至500余人。1996年庐山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九江市树樟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象征着坚毅不拔、吉祥如意。樟树,又名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绿荫蔽日,为优良的庭院、行道树种。也是九江市现存古树最多的树种之一,九江境内最负盛名的“羲之樟”、“五爪樟”、“九头樟”、“青龙樟”、“千岁樟”屹立千年,焕发新姿。
九江市花荷花具有“迎骄阳而不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与我市有颇深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山有莲花峰,洞有莲花洞,地有荷花垄,庙有莲花驿寺,池有莲花池,北宋时期周敦颐著有《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