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争高·与日月同辉2)--泰山摩崖石刻大全(中)

标签:
泰山摩崖石刻行、草书楷书篆书永恒 |
分类: 燕赵齐鲁纪行 |
精彩明天继续
有关链接:
1、泰山石刻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仅是中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历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家释道传教授经,文化名士登攀览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而泰山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泰山石刻源远流第,自秦汉以来至建国后,上下两千余载,各代皆有珍碣石刻。泰山石刻现存1800余处,其中碑碣800余块,摩崖石刻1000余处,大体分布为岱庙157块,岱麓215处,登山东路576处,岱顶258处,岱西80余处,岱阴44处,灵岩寺400余处,神通寺100余处。
2、石刻主要包括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寺庙创建重修记,石经墓铭,颂岱诗文,题景及楹联等5类,大部是自然石刻。其文字:既有洋洋数千言的长篇巨制,也有一字之惊,既有帝王御言,也有黔黎之说。其形式既有雄伟高大的“万丈碑”,也有盈尺小碣,既有龟趺螭首、精雕细磨之作,也有粗犷片石之刻,其书法艺术,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者,也有龙飞凤舞者,既有大家之手,也有石匠之书。真乃瑰丽多姿,把泰山半点得更加庄严典雅,无愧为最壮观的“中国天然书法展览”。历代游人谁不为之流连忘返,赞叹无穷。
3、石刻类型
碑碣石刻:即在石碑石碣上刻有文字、花纹,如秦始皇及秦二世所立的《泰山刻石》等。
画像石刻:就是在墓室和石祠堂的四壁石块上,用阴线刻、浅浮雕等雕刻技法,镌刻出人物、车马、屋宇等生活画面及神仙灵异、奇禽怪兽等,如建于一世纪时期的长清县孝堂山上传说为汉代孝子郭巨的墓祠。
佛教造像石刻:大都刻于石龛、石窟之中,有佛、菩萨、金刚、力士等,也有佛教故事或供养人的造像。如泰山周围所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及其题记等。
摩崖石刻:就是在山崖上刻出图画或文字。这类的石刻在泰山及其周围留存遗迹非常多,著名的有刻于南北朝时期的经石峪《金刚经》,经文刻在约三千平方米的大石坪上,隶书,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字大达半米,笔力刚健有力,历代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此外还有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由唐玄宗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等。
典籍石刻:如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部溪流中大石坪上,刻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金刚经》等。
墓志墓塔铭石刻:主要镌刻死者生平、德行和所任官职等内容,泰山周围留存有大量汉代以后官员和名僧的墓碑和塔铭,如《房彦谦碑》,此碑记载了房玄龄之父徐州都督房彦谦的生平和德行,由虞世南撰文,欧阳询楷书。
题咏石刻:泰山及其周围,历代皇帝和文人名士如苏轼、蔡京、康熙、乾隆等留下的题字题诗数量众多,仅乾隆皇帝就在泰山及其周围留下了几十首御制题诗。
建筑石刻:泰山石刻中石雕的人物、动物,浮雕的人物、车马、屋宇、禽兽等图像,石刻的文字等,既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有哲学、文学、史学、礼仪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同时,泰山石刻中的汉画像石,反映出汉代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又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4、部分石刻内容
A、逍遥游一九八九年冬重刻此题刻位于云步桥南。摩崖高120厘米,宽400厘米,系泰安市文物局1989年集毛主席他老人家手迹而成
B、睥睨千峰,下临无地。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泰山兴云致雨,养育万物;极其高大,耸立于天。
--“萧培元登岱题刻”,位置同上,刻于同治八年(公元1896年)
C、果然似我
题写人徐岩。“诗经”上说:泰山岩岩,鲁邦所居。说的是泰山岩石突兀,非常雄伟。是啊,他叫“徐岩”,果然似他,不足为奇。
D、《纪泰山铭》亦称《东岳封禅碑》、《泰山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九月,额题“纪泰山铭”竖列2行4字,字大45×56厘米,隶书。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文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x25厘米。碑文《纪泰山铭》,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新自撰书的铭文。用隋唐风行的八分字体凿就于石崖之上,其书浑厚苍劲,“若鸾凤翔于云烟之表”,碑铭典雅,遒逸婉润。整个石碑布局匀称,结构谨严,气势雄伟。全文边题目整整一千字,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所撰书,记述了封禅告祭之始末,申明封禅的目的是为苍生祈福,铭赞高祖、太宗、高宗等先皇之功绩,表明自己宝行三德(慈、俭、谦)之诺言。其中最后两句:“道在观正,名非从欲”。
5、现代石刻:
白马石摩崖石刻从1999年开始雕刻,至今摩崖石刻累计达450幅、建碑500余块,除古代名人杜甫、李白的颂岱名作名字之外,称颂当今的书法大家如启功、赵朴初、沈鹏、王学仲、沙孟海、邵华泽等颂岱诗文也勒石碑林,总面积已经超过
2万余平方米。白马石位于泰山南麓红门东,坐落在跑马岭、威王山、馍馍山正阳。此处三山环抱,内有饮马河、女儿河两溪合抱,崇山峻岭,林木葱郁,果树茂密,花木交杂,有“户户红石榴,家家长寿人”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