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2016-02-22 04:01:59)
标签:

河北正定

正定隆兴寺

隆兴寺摩尼殿

摩尼殿壁画

摩尼殿佛像及背坐观音

分类: 燕赵齐鲁纪行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石家庄一夜睡了四个小时,很满足。早早醒来上网查今天要去河北石家庄北部的正定县。正定位于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当年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春秋时期白狄族人在此地建立鲜虞国,后被晋国灭,此地归属晋国管辖。战国初期鲜虞人复建中山国于此,设东垣邑。后被赵国所灭,归属赵国管辖。秦统一,改东垣邑为东垣县,归属钜鹿郡。汉高祖改东垣县为真定县,属恒山郡。这里曾是契丹的中京。民国26年即1937年,日军侵占正定县城。正定古迹众多,首当其冲的就是隆兴寺。当年日军曾驻军寺内。感谢佛祖,他们没有破坏隆兴寺!
   隆兴寺俗称大佛寺,建于隋朝,原名龙藏寺。宋代改建易名至今。历代帝王莅临敬香。主体建筑天王殿、摩尼殿、戒坛,大悲阁、弥陀殿、毗卢殿,依次布于中轴线上。隆兴寺内有龙腾苑,我想应是当年帝王礼佛后驻跸的地方。现在成了文物展区,里面也有园林。连体观游,值得一看。
   早晨六点半出发时,发现昨夜石家庄下了雪。是黑雪!铁狗四毛浑身脏兮兮,擦了擦车窗。来到隆兴寺时,时间还早,离八点半开门还差一个多小时。在这里购票可以买到联票六十五元,可兼看正定除却临济寺青塔之外的其他三塔,非常值得。
   清雪覆着的正定,清冷。与我们同在等候的游人日渐增多。我在门外环顾。站在影壁处望天王殿气度非凡,‘敕建隆兴寺’横额在天王殿竖匾下方醒目,彰显尊贵。自恃去过不少庙宇,想过里面会很恢弘。然,及至入内惊讶、震撼,继而敬畏!每尊佛前,我的膝盖不由自主地软下来,虔诚礼拜。不为神化的佛,而是被他们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感击倒。敬畏是人们的初心,虔诚是佛教生生不息的源泉,恭悯,则是佛教传承的内核--善因的传递。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一入天王殿,殿内为木雕弥勒佛。简介中说此殿为北宋建。四大天王为现代制作。我们前面有两位居士,跟随她们游历,一同礼佛。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大觉六师殿遗址,阔大的台基可以想见当年的巍峨。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跟我一起进入隆兴寺古建筑价值最高的殿堂:摩尼殿!佛像,壁画。大家自己看吧,我口拙笔拙无法描摹,这种失语一直延续到游历完整个隆兴寺。再游,三而游,不舍离开。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建于北宋皇佑四年,即公元1052年的摩尼殿内部。正面供奉五尊金装彩绘佛像,正面睿智的佛陀,右阿难左迦叶,宋代匠人巧功高技一叶尽窥。殿内壁画斑驳,可仍能辨识出当年色彩之绚丽,线条之流润,布局之弘大。背部的五彩悬山,即背坐观音为明代重建。容貌秀丽端坐,背景重峦叠嶂、祥云缭绕,受众隐隐。我多嘴了,大家自己看。最好亲往一观,不留遗憾!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过了这座牌坊门我们进入戒坛。戒坛居中,左右前方依次为转轮藏阁、慈氏阁,稍往前有御碑,为乾隆、康熙二帝置。正前方为大悲阁。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戒坛外部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戒坛内为双面铜佛,拜吧!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出戒坛左右阁楼建筑,再前为御制碑亭,正前方大悲阁。一律恢弘、巍峨!夹道古柏参天!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转轮藏阁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慈氏阁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御制碑亭及大悲阁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慈氏阁前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慈氏阁内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慈氏阁正面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转轮藏阁正面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转轮藏阁内部:这是一个直径七米、八角形木制转轮藏,即是可以转动的藏经橱。与藏民手持的转经筒相同,转动与看经同功!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御制碑亭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燕赵纪行--惊讶、震撼、敬畏--河北正定隆兴寺上
详情介绍请看下面的有关链接。



有关链接: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改称隆兴寺;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寺院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大小殿宇十余座,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隆兴寺核定为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名寺之一。隆兴寺主要建筑分布于一条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前迎门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御书楼(遗址)、大悲阁、集庆阁(遗址)和弥陀殿等。在寺院围墙外东北角,有一座龙泉井亭。寺院东侧的方丈院、雨花堂、香性斋,是隆兴寺的附属建筑,原为住持和尚与僧徒们居住的地方。

隆兴寺原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改称隆兴寺。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来征河东后驻跸镇州(后正定),到城西由唐代高憎自觉禅师创建的大悲寺礼佛时,得知寺内原供的四丈九尺高的铜铸大悲菩萨,后汉契丹犯界和后周世宗毁佛铸钱的两次劫难,加之听信寺僧"遇显即毁,迢宋即兴"之谶言后,遂敕令于城内龙兴寺重铸大悲菩萨金身,并建大悲宝阁。开宝四年(971年)兴工,至开宝八年(975年)落成。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膳的宋代建筑群。

咸丰八年(1858年),西路的行宫被天主教堂侵占,中、东两路建筑也是殿阁倾堪,僧堂损漏。寺院游僧日少,门庭冷落。

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戒坛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从外面看去,戒坛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有六根廊柱,廊柱之上是斗拱结构,支撑着整个戒坛的大屋檐,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索命戒坛的等级还是很高的。

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其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因优婆离持戒第一,所以在戒坛上多供奉其形象。而隆兴寺戒坛上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及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这在中国也不多见。另外,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的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

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寺院没有资格设有戒坛,而隆兴寺自宋代奉敕扩建后,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颇受重视,成为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因此设有戒坛。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后部。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据记载,该阁始建于968-976年(宋初开宝年间)。

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有大的铜铸观音菩萨像。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可惜两侧4o双铜手臂均被毁,已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观音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据寺内一通宋碑记载,其铸造程序是:先铸好基础,然后分七节铸造大菩萨。第一节铸下部莲花座,第二节铸至膝盖,第三节铸至脐下,第四节铸至胸部,第五节铸至腋下,第六节铸至肩膊,第七节铸至头部。最后添铸四十二臂。菩萨的手均为木雕而成,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后用金箔贴成。

1944年(民国33年)重修大悲阁时,拆掉了两侧的御书楼和集庆阁,建筑面积较原来缩小了三分之一。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宋代壁塑也已无存。阁内有楼梯直达顶层,可凭栏纵观正定古城风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此阁,吟诗咏赋,留下了许多美好诗篇。

大悲阁前,东侧为转轮藏阁(藏经楼),西侧为慈氏阁。转轮藏阁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平面近似方形。阁内正中安置木制的直径七米、八角形的"转轮藏"(即转动的藏经橱):中间两根金柱各向左右让出,其梁架结构,作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弯梁,上层梁则有大斜柱(叉手)的应用,是早期木构建筑中的杰作。慈氏阁与转轮藏阁大体相似,阁内采用永定柱造和减柱造的做法,是其建筑结构上的特点。特别是檐墙一周的柱子均采用永定柱造的做法,是中国国内保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阁内二米高的须弥座上,立有一木雕像,高七米,为弥勒佛形象,或称"慈氏菩萨",是宋代遗物。

穿过大觉六师殿遗址北行就是摩尼殿,摩尼殿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于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佑四年),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大殿结构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摩尼殿内供释迦牟尼,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面阔七间、近深六间。长33.32米,宽27.08米,重檐歇山屋顶,绿琉璃瓦覆顶。与一般重檐建筑不同处是把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宋代称"龟头屋"。

在面南的壁上,为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绘制外,其余皆绘有明代成化年间所绘的壁画,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描绘了释迎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磐整个过程。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36米,高7米,构图宏伟。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

摩尼殿的北面是一座木结构牌楼门,因隆兴寺南北纵深、院落重叠,此牌楼应为前后两个院落之间的导入之门。摩尼殿北门出来,有一架小巧的木制牌坊,甬道两侧各有一株寿龄一千六百余年的槐树,一为龙槐,一为凤槐。

相传西汉末年,正定城内一个富家的小姐与家中年轻的长工眉目传情,谈起恋爱。在当时封建社会,不难猜到其后的结局:遭到小姐的父母坚决反对,要棒打鸳鸯。俩人便相约私奔,途中遭家人追赶,无处可逃,相对盟誓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说完,在此处当即化作两株槐树。若干年后,汉光武帝刘秀到正定,闻此情,见此树,深为感动,赐名龙凤槐,后人又称之为夫妻树、姻缘树。这对古槐树冠在空中相通,树根在地下缠绕,国运衰则叶稀,国运盛则叶茂。人们感知龙凤槐的灵性,若绕树三匝,相信会有福报。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