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2016-02-01 18:10:54)
标签:

文都大寺座主嘎尔哇活

玛哈嘎拉大黑天佛塔

循化文都大寺万佛塔

金佛之旅

分类: 金佛之旅:青藏纪行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那一日从文都大寺回转,嘎尔哇活佛领我们来到十世班禅纪念塔。时间是下午三点半,远山似巨象横卧,积雪融化下泄出众多沟谷,若酥油灯焰火。白雪覆盖了山体,颜色灰白色,在日光照射下,刺目,眩晕。纪念塔和佛学院分列两旁,中间是广场,举目四野,一路横亘东西,南北都是巍峨山体。灰白色、亮白色、土色衬出佛塔绚烂。白墙红檐八层叠加之上金顶灿然,冬日荒凉之外的暖,直入心扉。

入内方知十世班禅纪念塔外围是护法的万佛塔,里面都是玛哈嘎拉的各种化身。此塔刚建成不久。文都大寺的管家说用了十年的功夫,耗费一亿六千万。由文都大寺筹集大部分善款。循化撒拉族乡又添一佛国净土。佛学院即将投入使用了。这里文都大寺派了僧人每天打扫祭拜。偌大的广场,干干净净。

在万佛塔内部,供奉了上万的玛哈嘎拉大黑天。万佛塔外还辟有佛堂,每一扇门内都有让你叹为观止的不同造型的玛哈嘎拉大黑天护法神形象。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藏传佛教护法神造像的认知。因为正处于不断修缮中,我们可谓偏得。现在回想起来,那日那景那佛像带来的震撼仍然敲击着内心。联想到藏民们衣着简朴,却将辛苦所得送到寺院供养佛法僧,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之念,也不是铸成大错后的忏悔,更不是心怀鬼胎的歉疚,那是一生一世、代代相传的谦卑、恭顺、虔诚。让你感叹佛陀教化下的子民与我们是那么天各一方。善于钻营的我们有时是很难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想。也许他们真的是来自不同的星球,与我们迥异从此刻到永远。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青藏纪行“金佛之旅”补记--高山仰止--青海循化十世班禅纪念塔



有关链接:

 1、十世班禅故居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乡麻日村,是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出生的地方。1938年农历正月初三,大师诞生在此,目前此地已成为集宗教和藏式建筑为一体的景点。

    丹培对生活充满感恩,早些年,他潜心学习佛法,曾多次到拉萨、甘肃、青海等地的藏传佛教寺院修行念经,哲蚌寺、大昭寺、扎什伦布寺都有他朝圣的足迹。他还有幸做过大师的厨子,如今,他是班禅故居的管家。

    “打理好这块圣洁的地方是我最快乐的事,在这里,我感觉大师从未走远。”丹培说,班禅大师为民族团结与发展付出了太多心血,因此他也愿意将余生留在这里。

    条石铺地、松木作梁、黄色的藏式庄廓建筑使整个院落显得庄严而宁静,沿着院落的石墨台阶走上去,经师卧室、佛堂、班禅父母灵塔、班禅卧室等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地排开着。院落中间的煨桑炉里依旧桑烟袅袅,据丹培介绍,院落北侧古朴典雅的建筑便是十世班禅大师降生的老宅,老宅厨房靠柱子挂满哈达的地方,是当年的老火炕,也是班禅大师的降生地。

    在丹培的眼里,大师是一个极富亲和力的人,上世纪70年代末,大师曾来过循化老家,当时和他们围坐在一起,在土炕上一起吃饭、聊天,那场面让他一辈子也不能忘记。“他告诫我们,一定要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民众。”丹培说。丹培的孙子古公扎西是青海大学大四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他都会陪爷爷守护这片宁静的院落,每年七八月,青藏高原旅游旺季时,很多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地的游客都会来这里点灯、拜佛、缅怀大师。

    离班禅故居七八公里的地方,是远近闻名的文都寺,这是大师幼年出家学经的母寺,现有僧人265名,经师8名。该寺由宗喀巴大师弟子东宗喜绕坚赞创建,现建有十世班禅大师纪念塔,气势宏伟、精美壮观。40岁的次成是该寺的僧人,每天,他会来到班禅故居点灯、拜佛、协助丹培处理一些日常的事务。“在班禅的故居念经、烧香会感觉心特别静,我会用自己的心灵守护着大师。”次成说。

    据寺院管理委员会主任仁青介绍,2013年7月,该寺与班禅故居一并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青海省文保局用360多万的专项资金进行寺院文物修缮以及做好寺院安防、消防工程。

   “大师一生致力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佛法兴隆,广受国内外和平人士的爱戴和尊敬,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民众来文都班禅故居瞻仰朝拜,他无量的佛法和大境界使他在国际上有影响力。”丹培说。

    高原的暖阳温柔地照在院落里,班禅故居依旧宁静,不久后,院落旁的菩提树也将抽出一片新绿,给更多路过此地的高原民众带来吉祥……
2、班禅故居  第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座落在文都乡麻日村,距县城西 20公里民目27年(1938年)历正月初三日,大师诞生在此地。大师祖籍西藏萨迦地方,元初迁来循化,明代起为世袭百户,清末升为千户,管辖“文都七族”。故居村区风景秀 M,气候宜人,有小河自南向北流入黄河。穿村而过的公路,连接循化和同仁县。大师故居在一棵高耸挺拔的参天古树之下。故居一进三院,外院有停车场、杂物房、仓库等;西院为旧居,是家庭成员住房;东院三面盖有两层藏式楼房,楼北正中为佛堂,其左侧有会客室、大师卧室。梁栋门户均用油漆彩绘,显得富丽堂皇,庄重典雅。佛 9门上方挂有“河源须弥”的匾额一方,两边配以“九曲安祥爱国早传拒虏,八荒向化护教所以宁邦”的楹联,是颂扬大师爱国爱教伟大业绩的。院厨是老房子,靠柱子献哈达的地方,是当年的老火炕。这里就是十世班禅大师的诞生处。故居现已成为旅游者观光和佛教徒的朝拜之地。

3、为了纪念和缅怀第十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爱民的业绩,一座恢宏壮丽的纪念塔,1991年10月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自治乡落成。这里是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故乡。于1989年6月开始兴建的十世班禅大师纪念塔,殿高20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占地面积1400多平方米。殿堂系砖木结构,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特色和藏族建筑风格。 喇嘛们在经堂里诵经,缅怀第十世班禅大师。

4、十世班禅大师纪念塔  位于文都寺大经堂西北侧。纪念塔形体秀丽,气势宏伟, 彩绘夺目,是佛塔中的精品瑰宝。 1989年6月1日动工修建,1991年9月全面竣工。

  纪念塔殿堂仿照西藏扎什伦布寺班禅东陵扎什南捷大殿而建,为石木结构的汉藏混合式四层楼房,殿高20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外石内木,殿墙全部用花岗石砌成,厚1.5米,高18米。殿外墙角及墙壁上端有镏金铜狮等饰物,门庭、各窗户及围墙顶部均覆以棕黄色琉璃瓦,并饰有雄狮及龙头。殿顶上另建有宫殿式的方亭,4角飞檐±饰有4条馏金铜龙,檐下悬梁彩雕,色泽艳丽,亭顶镏金,并饰有宝瓶、法轮等的。殿堂内左右两侧设专道,另辟门户,登梯直通殿顶。纪念塔建于殿堂之中,殿堂由12根通天柱撑起,栋梁均用彩绘画,正中安放着4.5米见方,高9米的纪念塔,整个塔身用银镶饰,通体嵌满珠宝玉器,底座4面饰有银质镏金的四大天王,其下制作8狮,形似托举宝塔之状。塔内藏十世班禅大师生前的部分遗物,以及金银、珠宝、粮食、绸缎等。塔身居中安放大师的镏金铜像,左手执金钢杵,右手握法铃,安祥正视。塔两侧悬挂着高约9米的两幅巨型彩色幢幡宝盖,塔顶前罩悬有彩色八宝图。塔4面的供桌上献满宝瓶香花、金银酥油及银碗等法器。修建时特邀甘肃永靖的木匠,青海五q的凶甲,西藏的银匠精心绘制雕刻铸造,使纪念塔精美绝伦,整个装饰富丽堂皇,宏伟肃穆,工艺精湛,造型美观。成为当代佛塔建筑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观赏研究价值。建筑纪念塔及殿堂共收捐赠款406万元,工程总投资为399万元。用黄金10556克,白银648.5公斤,黄铜996公斤,珊瑚2358枚,宝石441颗,木材611立方米,水泥500吨,石料2200多立方米,砂子1000多立方米。199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关链接内容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