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行--辽阳博物馆

标签:
辽阳博物馆辽阳民俗博物馆辽阳汉魏壁画展辽阳彭公馆辽阳碑林碑廊 |
分类: 博物馆系列 |
辽阳汉魏壁画墓始于1700年前汉末三国时期,是东汉魏晋时期石室壁画墓群,也是那一时期的重要文化遗迹。为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阳汉魏壁画墓群分布在辽宁省辽阳市北郊太子河两岸的棒台子、北园、三道壕、小青堆子、东台子、南台子等处。这些墓原来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墓室由淡青色石板构筑,墓内皆有壁画,都是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壁画比敦煌壁画还早300年。各墓除有许多殉葬遗物外,墓室四壁上,都有彩色壁画,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尤以车骑仪仗、宴饮、乐舞、杂技、斗鸡、仓廪和庖厨等图面为胜,为研究当时的贵族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该壁画群最早发现于20世纪初发现,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就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作过调查,50年代对部分墓葬进行清理发掘。1961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壁画墓迄今共发现20多座,其中颇负盛名的壁画墓:一是东汉晚期的北园墓,二是汉魏之际的大青堆子墓,三是魏晋之际的三道壕车骑墓。还有属西晋的三道壕东一、二号墓,属东晋的上王家墓。壁画直接绘在墓内石壁上,墓门两侧、前廊(或回廊)、耳室及墓室顶部绘有壁画。既有几壁相连的大作,也有独立成幅的小品。
“庖厨图”有繁有简。最繁的一幅画面上有23人在为主人准备饮食,绘有宰猪、锥牛、解兽、褪鸭、切肉、灸燔、舂粮、沥汁、汲水、添薪、涤器等一系列繁忙劳作,如实地再现了汉晋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食物中有10多种山珍海味。
“家居宴饮图”,堂上朱幕高悬,夫妇对坐宴饮,短几横陈,杯盘前列,三五奴婢打扇传食,服侍于左右,生动逼真地表现出豪门之家宴饮生活的场面。
大青堆子墓的“骑吏仪仗图”最能反映出权贵们车骑出行的豪华的场面。全队人员172名,马127匹,车10辆。那种连骑结队,横冲直撞,路断行人的煊赫气势,俨然一幅帝王出行的卤簿图。
彭贤其人
有关链接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