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从“政策底”到“市场底”的两个必备条件

2022-03-21 07:35:59
标签: 财经 股票

导语:金融委会议释放暖意加上负面舆情缓解,短期市场从快速下跌转入弱势震荡,中期市场走向仍需观察货币和财政政策。新冠治疗主题中的妖股轮动是游资主打方向;低估值、低价的防守品种是机构阶段配置方向。

 

上周市场跌宕起伏,周三金融委会议之后开始反弹,暂时止住了市场连续下跌的状态,此后两天负面舆情缓和,市场情绪趋向平稳,短期指数进入弱势震荡。从短期角度,本次反弹是由市场舆情导向引发的反弹,也即是近期大家普遍所说的“政策底”,而“政策底”最终能不能演变为“市场底”需要通过两个方面进一步观察。

第一个方面是宏观层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发力稳经济是重点,上周三的金融委会议对此没有详细阐述,后续需要跟踪实质的落地方案,在实质方案出台之前宏观信号不明。

第二个方面是市场情绪层面,上周三市场开始的反弹是由舆情转变引发的反弹,政策舆情能否彻底改变投资者的预期,需要通过指数能否扭转趋势、市场是否出现持续性的核心领涨板块来观察。

宏观层面的实质政策何时落地无需揣测,出了具体政策自然能看到;市场情绪的变化可以通过新缠系统的数据指标来观察即可。

上周三之后,涨幅最大的主题和行业基本上集中在负面舆情缓解、疫情线、行业政策线三条主线中,其中新冠治疗主题和装配式建筑主题出的强势股最多,这两条线分属疫情线和行业政策线,在这两个主题中也诞生了市场两大妖股——中国医药和浙江建投,龙头股促进了主题的上涨,主题反过来又加持了龙头股的成妖。

负面舆情缓解线涨幅最大主题的是中概股和地产股,相比于行业政策线和疫情线,负面舆情缓解线的波动性更大,因为仅仅是负面舆情的缓解,而非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这种主线只能当做是超跌反弹,毕竟像中概股这种被砍到了脚脖子后,因舆情变化出现几天比较大的反弹也很正常,这是自然规律,未来大趋势的走向还是需要看到真正实际的解决方案。

上证日线 (图片来自“新缠”小程序)

指数角度,上证指数日线依然处于顶底箱体的压力位上,而且上方还有多条空头排列的智能均线压制,所以暂时还不能判定为趋势的扭转。

上证30分钟

分钟级别,上周三指数的反弹是由5分钟级别背驰引发的反弹,因为此前一波下跌快速而猛烈,形成了一个无结构的下跌,所以反弹的时候力度也很大,促使沪指重新回到了30分钟中枢内。目前指数在中枢中轴线附近震荡,不强也不弱,要确认30分钟级别彻底走强需要有“三买”信号的出现,在“三买”信号没有出现之前,当做弱势震荡来看待,毕竟日线趋势还是左侧。

市场风格角度,当下的风格是妖股轮动+低估值防御,妖股大多集中在疫情线中,另有部分小主题轮动较快;低估值线主要集中在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分红的品种中,可重点关注红利指数中的成份股,结合新缠指标做波段。

周的行业热度图也可以看出资金主要集中在上述两条主线,疫情相关主题和低估值板块交易热度较高。

港股同样显示出了资金比较青睐低估值板块,上周三之后涨幅最大的场内ETF中,高股息ETF涨幅仅次于互联网和科技类ETF。

需要注意的是,低估值、高分红类的品种是配置型品种,不是进攻型品种,其超额收益来源于比整体市场抗跌,赚的是波动的钱,节奏把握很重要,不要追高。

涨、跌、震荡,股市一共就3种走势,猜哪一种都是33.3%概率,猜一次是33.3%的胜率,两次就变成10.9%的胜率,三次变成3.6%的胜率...,猜的次数越多,胜率越低,最好的方法是不要猜,是什么就是什么。

买股先排雷,"鸿鹄观市"公众号早晨九点半之前发出的"投资避雷针",一定要看,避免踩雷。

喜欢鲲鹏哥的内容,请在右下角点赞、“在看”和转发支持。

-------------------------------

学会新缠,从容自信;数据驱动,客观理性;独特指标,底气十足;不测而测,格局打开!点击下方小程序,课程+指标系统,建立完善投资体系。

免责声明: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应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不代表所供职单位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谨慎!未经授权,禁止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