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与幼儿有效互动

(2024-05-13 22:31:34)

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非常重视教育实践者与儿童之间的有效互动研究。本书是一项为期4年的英国牛津郡教师与儿童互动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由18位一线幼儿教师和1个由4人组成的实践指导小组完成。基于对120个视频的观察分析,项目组提出了比较稳定的可用于判断师幼互动“有效性”的三个标准:学习应该得以加强;必须由教师(父母以及其他照料者)来加强;儿童获得的经验必须是积极的。这三条标准中的任何一条都有可能因其高度的概括性而被误读。就拿“学习应该得以加强”这一条来说,如果是在儿童主导的情境中,那么它很有可能导致教师对儿童独立学习的压制。另外,儿童的学习常常也会受同伴的影响而得到加强,因此教师必须区分加强的效果究竟是由教师促成的还是由同伴促成的,不要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无效的或者无意义的介入,甚至对他们造成干扰。同时,儿童在与教师互动所获得的经验有可能是负面的,而教师自身可能没有意识到。

种种情况都表明,儿童与教师的互动情境是极其复杂的。究竟什么才是有效的互动?教师的介入对儿童的发展究竟有什么积极意义?教师介入但又不至于干扰儿童的时机应该如何把握?策略有哪些?这些问题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对当前处于改革进程中的中国学前教育工作者而言具有及时且必要的参考价值。

“每个儿童在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得如何,取决于和他们互动的教师。每一位倾听、回应和与儿童沟通的教师都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质量和人际交往能力,并给予他们思考、推理、解释和说服的有效工具。”本书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来阐述有效的互动对婴幼儿和教师自身的学习与发展都很重要。有效的互动是建立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的,教师要了解儿童,与儿童同频共振,进而通过“引导性参与”在儿童已知的信息与将要学习的新信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当教师的教学目的或意图没有那么强烈时,当教师花时间与一个儿童而非所有儿童进行互动时,或者当教师与儿童能够享受沉默安静的时光时,有效的互动就发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