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2020-07-08 16:26:09)

2019年,在学校教科研中心郑校长的引领下,我们开始了《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在这期间,我们五人积极投身研究工作,尽心尽力去做好研究工作。

随文小练笔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随机写一些小片段,小练笔具有篇幅短小、形式灵活的特点,与传统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相比,其所涉及内容更加广泛、内涵也更加深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课题已近一年,在校领导的支持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在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交流各自经验并不断总结的基础下,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与训练法,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以一种全新的训练手法激发了学生的练笔兴趣,切实提升了写作教学的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现将本阶段课题研究小结如下:

一、围绕专题,组织学习

我们课题组成员能在课题带头人的指导下,加强理论学习,平时,坚持自学和集体学习两种形式,不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和文章。利用博客及时交流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我们自主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语文课标、优秀练笔指导课等。课题组每月组织交流一次随笔反思,课题教师相互交流各自实验中开展的情况,总结研究方法、体会、充分挖掘文本中对文练笔的训练点。

二、 关注课堂,上好每一节课

1.利用文本,以读促写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果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个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也十分有限,收获当然也就不会丰盛。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要求读文解意,感受文章包蕴的人文内涵,还应当以课文为习作范例让学生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不断提高习作能力。随堂练笔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的写作训练。实践证明,这样的训练可操作性强,学生易学,见效快。

2.勤写,以写引读
  在新课改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贯彻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的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不论是精读文章还是略读文章教师应在每一篇文章中为学生寻找小练笔的契机。教师应寻找最具代表性的小练笔,在精不在多。仿写小练笔是学生写作的基础,为阅读和写作之间建立桥梁。学生在通过仿写小练笔的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

三、以篇章为重点,不断推进

我们以篇章为重点,把引领的侧重点放在方法习得、思路拓展上,给予学生多方面自由选择创新的机会。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和文本发生着深层次的对话,将文本的言语表达不断内化、创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学生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理解的深入处为其叫好,在学生情感的共鸣处一起感动,在主题的升华处言语渲染,在学生辞不达意处给予点拨……阅读中渗透练笔指导,练笔中内化阅读的语言,既可助教师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突显语言训练重点,又能扎扎实实地进行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简单、实效 ”。

四、初步建立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

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载体,随文练笔因为从课文中精选出一个或几个“训练点”,在每个人训练点上组织有层次的一系列听说读写训练,成为一个训练版块。经过理论联系实践,对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进行以下探索:

教学模式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找准重点,品读语言→读写结合,提高能力→交流反馈,点评欣赏。
  在语文课文中作者常常会为我们留下空白,为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还有一切地方作者为写的较为委婉含蓄,需要学生运用思维去思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文留白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填补空白的过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的教学中,文中作者写到“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莲花……蜻蜓飞过来”通过这一段落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想象如果你变成了荷塘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会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童真思想来刻画出一副色彩斑斓的画面。有学生写到“假如我是池中的荷花,微风轻轻吹来,我看到荷叶在随风漂浮,像月上的仙子在跳舞。我听见青蛙在我的耳边唱歌,又唱又跳的画面让我想起了我最快乐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

教学模式二:简单的说明文,可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很多时候学生在学完一篇文章的内容之后会产生强烈震撼,从而激发出学生表达抒发的欲望,这时教师就需抓住这一时机,挖掘教学内容与课后拓展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如此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写作技能指导中,教师可从写人记事、写活动、写景、状物四个方面进行指导。由于字数限制,这里仅以状物为例進行详细介绍。所谓状物,即抓住事物的特点、形状、色彩等进行具体、形象描写。具体而言,写植物要抓住外形、颜色、形状及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写。对此,笔者在学生掌握这一写作技能后,鼓励学生认真阅读《荷花》第二段内容,并体会关于荷花的写作方法。通过赏析我们知道,第二段描写抓住荷花的外形、颜色、形状进行了详细刻画。基于此,笔者也鼓励学生仿照第二段写作手法,详细描写牵牛花这一植物。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关于植物的写作技巧,更为今后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写作技能指导,以此增强随文练笔教学效果。

五、课题研究达到的效果

质量是课题研究的成败关键,没有质量,课题研究就会丧失意义,因此“质量”二字在课题研究中是一个最响亮最恒久的用词。

1.中段学生对习作充满了兴趣,学生习作能力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爱好习作。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阅读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能把生活中的事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

2.我们学校的中段语文教师对课堂小练笔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正确实施给予了关注,很多老师都来我们班学习,也纷纷感受到了加强课堂小练笔给教学带来了较好效果。由此可见,我们要精心设计小练笔,合理评价小练笔,让我们的语文课上得更为有效,更为灵动,让课堂练笔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和蔼可亲和关怀爱护;二是要通过对话读出人物的感情。通过这样一翻悟读,学生虽已悦纳了文本语言,但作为三年级的孩子,要顺着文章的中心,关注人物的情感,通过对话和细节续编故事,还是很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再作一翻写前点拨。先让学生口头续编,再在交流反馈中随机辅导。

中年级的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优质资源,适时适度地进行小练笔,就会让三年级的语文课堂更精彩。长此以往,势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