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谈诗经:国风卫风芄兰60(
(2023-10-12 18:35:50)
标签:
情感文化 |
1.诗经国风卫风芄兰原诗: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2.部分注释:
(1)芄(wán)兰:兰草名,一名萝藦,亦名女青,蔓生,断之有白汁,嫩者可食,荚实倒垂如锥形。
(2)支:借作“枝”。
(3)觿(x)):用兽骨制成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似羊角,也可为装饰品。本为成人佩饰。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征。
(4)能:乃,于是。一说“宁”、“岂”。
(5)知:智,一说“接”。
(6)容、遂:舒缓悠闲之貌。一说容为佩刀,遂为佩玉。
(7)悸:本为心动,这里形容带下垂、摆动貌。
(8)韘(shè):用玉或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拉弓,即扳指。
(9)甲(xiá):借作“狎”,戏,亲昵。一说长也。
3.白话译文
其一
芄兰有枝尖又尖,儿童解锥带在身。虽然解锥带在身,哪里懂的大人事。大摇大摆摆架势,飘带长垂难收拾。
芄兰有叶似半圆,儿童扳指带在身。虽然扳指带在身,哪里有力胜大人。大摇大摆摆架势,飘带长垂难收拾。
其二
芄兰枝上结尖夹,小小童子佩角锥。虽然你已佩角锥,但不解我情旖旎。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芄兰枝上叶弯弯,小小童子佩戴韘。虽然你已佩戴韘,但不跟得来亲近。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其三
芄兰荚实长在枝,有个童子已佩觽。虽然身上已佩觽,难道不能与我在一起?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芄兰荚实连着叶,有个童子已戴决。虽然指上已戴决,难道不能与我再亲热?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邱承彬谈诗经:国风卫风芄兰60
芄兰(萝藦)图(邱木兮摄影)
4.本诗赏析
本诗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本诗描写一个童子尽管佩戴着成人的服饰,而行为却仍幼稚无知,既不知自我,又不知与他人相处。有人认为是讽刺卫惠公;有人认为是赞美卫惠公;还有人说这是一首恋歌。全诗二章,每章六句。开篇即景起兴,不仅在于引起对“童子”佩饰的描写,还用“芄兰”的外露而不含蓄,隐寓童子的不成熟。诗人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童子”外表的庄重掩饰不住内心的幼稚,其颤动的垂带就透视了全部的本质。
(参照诗经)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前一篇:邱承彬谈诗经:国风卫风竹竿59
后一篇:邱承彬谈诗经:国风卫风河广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