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后感 |
《家庭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现代幼教育的奠基——陈鹤琴先的作品,作者通俗易懂、贴近活实际经验的语介绍了童的理,列出了若的教导原则与法。详细讲了卫习惯、游戏、害怕与哭、接待物、责罚和创造良好环境,事无巨细。从所举事例可以感受到,陈鹤琴先在教育上,常,其程度甚至超过许多的母亲。
有两个小细节,现在仍令我印象深刻:在讲到游戏与玩物时,陈鹤琴先建议家长应当谨慎挑选,保证孩的安全,让孩学会在游戏中成长探索,确保孩体和智健康的发展;例如在责罚,陈鹤琴先提醒各位家长应理性思考,避免意事,教育孩积极的暗消极的命令好得多,如孩字写得不好,不要去全否认,是告诉他那个字写得特别好,剩下的字也请像这个字样写得整规范。
读着陈老先生的书不禁让我想到工作中遇到的不少家长,提到孩子总是抱怨连天,却从未想过自己在教育上是否真的用心了。打着给孩创造富裕活条件的幌,好像是为了孩愿意付出切,但其实却很少舍得多为孩花点思。我们常告诉孩子们要做什么,却很少告诉他们为什么。书中有这样句话:“做母的对待应当有相当的礼貌。”陈鹤琴先的话,促深思。虽然他们年龄,但同样是独的有个性的完整的“”。因此,我们在与孩相处时,就应该遵守这样个原则,把他们看做个真正的“”!既为真正的“”,就应当享有作为“”的尊严。我们就应当同样给予他们尊重,不能因为是他们的母或教师,就任意的训斥,或时整天板着脸孔,做出副威严的样。这样,有可能表上让孩驯服了,但孩的内呢,却不见得信服。甚,还会在、母或师之间,出现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导致彼此的隔膜。那样,我们让孩子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听,又凭什么要听呢?
初为人母的我也深知做母是件不容易的事,《家庭教育》这本书为成提供了个借鉴,多花点心思,其实很多看似无解的题目,都是因为没找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