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2023-02-27 10:25:11)1.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不仅指吃水这件事,还表达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力求当堂掌握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指导朗读。
1.板书“井”字,学生认读,注意读准后鼻音。
2.学生说说“井”是什么样的,结合书中插图与古文字,发现“井”字就像一口井。
3.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突出强调“不忘”两个字,读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语气来。
(1)识记“忘”,相机教学新偏旁“心字底”。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活动一:自读课文。
要求: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画出生字词。
活动二: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师引读:课文中有这样一些人——乡亲
师引读:课文中有这样几个地名——江西
师引读:课文中有这样一件事——吃水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说发现:读好轻声
村子
3.出示词语“那儿”,读准儿化音。
4.出示词语“一口井、 一块石碑”,注意“一”的变调。
5.赛读课文,读通读顺。
6.读文解疑。
(1)为什么要挖井?
(2)挖井人是谁?
(3)谁不忘挖井的人?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主、住”,观察比较,识记字形。
2.出示“以”,引导学生扩词:可以、以为。
指导书写:借助笔顺图,强调“以”左边的笔顺,书写关键是第二笔点的位置。
4.书写反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乡亲们为什么不忘记挖井的人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教学板书
1.吃水不忘挖井人
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会写4个生字,掌握新笔画横折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会写4个生字,掌握新笔画横折弯。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水井
乡亲
3.比较“吃水”与“喝水”,吃水不仅指喝水,还包括生活上的用水。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2.出示沙洲坝的村貌图片,了解沙洲坝是个缺少的地方。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活动一:研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毛主席关心乡亲们。
1.指名读第二自然,数数有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话写的?
(1)从“很远”这个词读出了什么?
(2)想象:没有水井,会有哪些困难?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吃哪些苦?
4.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感情。
活动二:研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解放以后,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1)读准碑上的字。
(2)谁是“吃水人”?谁是“挖井人”?
(3)想象:有了这口井,乡亲们取水用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这句话表达了乡亲们怎样的感情?板书:想念毛主席
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沙洲坝乡亲们的这句话——(板书“饮水思源”),生齐读。
活动三:拓展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
1.乡亲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饮水思源。我们有没有遇到过“挖井人”?
2.小结:我们吃饭的时候不能忘记(种地的人);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付出),你们的成才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希望你们记住这个词语——“饮水思源”。(齐读)
四、学写生字。
1.识记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1)出示:吃、叫、江、没
(2)按照偏旁归类并结合形声字特点识记。
吃:编顺口溜“一口气吃掉气的横”。
2.指导书写。
3.师范写,生在书上描红、仿写。
4.书写反馈。
教学板书
1
毛主席关心乡亲们
乡亲们想念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