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指导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019-12-03 07:10:26)| 分类: 延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
《小学数学解题指导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志丹县永宁镇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
我申报的“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2019年度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解题指导研究》经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审批,正式立项。2019年2月份开题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就课题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简介
1.课题由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如今,“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的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一反传统教材应用题的呈现模式,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已不再是纯粹文字的,而是图文并茂,对此,学生不能将文字与图画有机结合进行审题,导致审题不清;传统的“应用题”有着鲜明的“类型化”倾向,只要模仿例题的解答套路就行了,而现在的“解决问题”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很多学生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题目稍有变化就不会做了;一些学生看到问题中的条件繁多复杂时就有了畏难情绪,不愿去仔细审题,就导致出错。鉴于这种种情况,我将研究的主题确定为“小学数学解题指导研究”。
2.课题界定:
(1)问题:是一种情景,个体想做某一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情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2)数学问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3)解决问题: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把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经过思维加工、综合运用和转化,达到未知目标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研究目标:
(1)初步学会面对教材及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去阅读、收集并整理信息,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2)能制定出合理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并用数学的逻辑推理把获得的结果放回到实际情景中去检验,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在合作探究中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研究内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1)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使学生敢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4)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基本技能。
二、课题研究情况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解决问题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对实验课题产生的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研究的价值等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设计关于解决问题方面的调查问卷,对本班36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解决问题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
进一步完善共营互惠的教学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内涵,积极主动、坦诚无私地公开自己的教学与思想,在教导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研讨活动,有效促进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撰写了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
(2)形成《小学数学解题方法指导研究》前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报告。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分析能力差,审题不清;做题时粗心大意,易出错;不善于发现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3)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经验,编写了典型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分析。
2.实践成果
(1)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这段时间的引导学习,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方法与现实中的生活情境建立起联系,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实践中,我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3)撰写了课题研究的随笔、收获,对前期研究过程进行反思,以便后期课题研究工作有的放矢,顺利开展。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在总结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我对本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理论素养不够丰富。虽然我阅读了一些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理论知识的缺乏。
2.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创设出更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还有待提高。
3.有时候因为担心课堂教学任务是否能按时完成,还是不能放手让学生尝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引导的有些多。
五、课题研究的后期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观念。
2.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在典型课例的研讨分析过程中,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分析诊断,及时调整实施方案,有效开展课题研究。
3.与课题组其他同事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4.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请县教研室领导进行指导,促使课题研究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
5.随时积累并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6.课题研究成果要具体: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研究总结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