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高段小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研究课例之一

(2019-10-30 09:54:25)

小学高段小古阅读 “字词教学”初探

——《学奕》教学设计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小学  苍兰

 

教学目的: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重点词句和文章大意,领悟文表达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之”字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3.作者简介:《学弈》这篇文言文源自《孟子·告子》。你了解孟子吗,读过他的文章吗?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本篇文言文就是文化长河中灿烂的一朵。同时,中国古代拥有许多圣人先贤,他们中的许多文章至今仍是光彩夺目,吸引我们去阅读的。

4.看图感知:观察图画,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图的内容说出来吗?从人物的外貌、神态来说。

5.引导质疑,归纳整理:(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围绕课题展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了解到要学什么,为下面的教学奠定感性认知。

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解决生字词

   hong hu         zhuo        fu

    鸿 鹄       弓 缴         弗 

【设计意图】在初次读的时候,学生一般会自觉地清除朗读中的生字障碍。

2.老师示范读,把握节奏。

3.老师领读,感知停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4.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读通文言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时候学生就会感到,文言文不好读,不是读准字音就可以了,节奏、语调很难把握。这为下面的学习定了点。

细读课文,寻找语感。

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的速度要慢,三是停顿要得当,四是准确处理轻重音和语调。在找到语感之前,必须清理掉朗读中一些字词的障碍。

(一)一字多音。

1.缴 jiozhuó

2.为

 惟弈秋之为(wéi)听

一心以为(wéi)有鸿鹄将至

为(wèi)是其智弗若与

(二)常用字。

1.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善弈者也。

曰:非然也。(读出肯定的语气)

2.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

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反问的的语气)
    (三)试着自由读。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学字词,在学字词中学朗读,相辅相成。

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

3.学生对照注释,汇报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重点研读“之”字的不同解释,出示带有“之”字的句子:

通国之善弈者也(之:无实在意思)

惟弈秋之为听(之:无实在意思)

一人虽听之(之:弈秋讲课)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鸿鹄)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另一个人)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将对照注释、联系上下文、归类比较(字词学习法)与自学、合作学习、老师点播相结合,不仅易于把握字词,而且易于理解文意,同时渗透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品读课文,悟理明性。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怎么学下围棋?学的结果怎么样?

2.这两个学生的表现不一样,他们的学习结果怎样呢?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做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设计意图】品评故事,明白道理,发现自我。

吟咏背诵,反思自我。

【设计意图】在诵读中积累,在诵读中反思。

拓展延伸,体验快乐

1.出示一:“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出示二:出示孟子格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设计意图】:前一句用来总结全文,第二句用来拓展阅读,为课外阅读埋下伏笔。

作业(任选一题)

1.尝试阅读文言名篇,如:《论语》、《孟子》、《诗经》……

2.读《矛与盾》、《郑人置履》等寓言小故事。

板书: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学习之理

贵在专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