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小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2019-09-14 19:58:24)小学高段小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阶段总结
北关小学
小学高段小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是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18-2019年所立项的微型题,由我独自完成。本课题自立项以来,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学习课标,把握课标对小学小古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古文教学基本没有什么具体文字描述,只有课程基本理念及总目标中的思想作为依据。前言部分基本理念这样说:“
通过这一阶段的准备研究,我认为小古文阅读教学实践,首先,依然应该遵循课程标准,依据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总的来说,理念是明确的,目标是宏观的,方法是模糊的,路径却又是有迹可循的。
二、明确小学小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现状。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通用的书面语言形式,它记载并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文言文一如蝇头小字一般,一头扎进历史的长河中,管什么秦诗汉赋,管什么礼记春秋……统统越去越远。时至今日,当初三岁小儿的启蒙书,唯今要大儒来解读,这就是五千年与一百年的距离。明珠终非蒙尘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厚重,研究、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的院校、组织如雨后春笋暂露头脚,小古文也终于走进了小学教材。可时代的距离终究拘囿着小古文学习的脚步。
(一)尴尬式教学。这类教学,是以理解字、词、句为核心,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分析、讲解,力求精准,为了一棵树放弃了大片森林。当然,不可避免有一部分人,断章取义,曲解文义。更有甚者不能读准字音,不能准确断句,搞得读不成读,诵不成诵。这种教学方法,明显的与课标四方面的要求差距甚远,更不可能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二)争艳式教学。这类教学,基本能读通文章,把握诵读的声调、节奏等,初步体味作品的内容。为了深化教学效果,加强教学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他们采用读、演、唱、画、写、悟等教学方法,一节课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好似一位浓妆艳抹的邀宠妇人。语文素养确实涵盖百科,但术业有专攻,否则古代为什么要开设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代为什么又除了语文还要开设音、体、美等学科。语文课的结果不是培养一名表演家、一名画家、一名歌唱家……否则语文教学不是太权威了么,还要其它科目做啥?语文教学是一项朴素、严谨的工作,应该去繁就简,去伪存真,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去办事。
(三)五步式教学。这类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比较常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一步读通课文,了解句意;二步熟读课文,读懂故事;三步启迪思维,感悟道理;四步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五步课后拓展,延伸课堂。
三、其它研究工作。
在前期的准备阶段,依据所搜集的信息,按照研究需要,撰写评审书、开题报告、实施方案等。拟定月工作安排,划分了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从学生兴趣、教师素质、教材编排、资源拓展等四个方面设置。但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在寒假期间,无法完成问卷及其分析,只有待开学以后才能开展研究性工作。
(二)确立了研究方向。本次研究工作,将紧紧依托课程标准,从阶段性目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三)确定了研究方法。教学方法的研究,需要学习、汲取、融合别人的先进经验、方法。同时,也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演化、修正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法越来越纯熟。因而,拟定主要的的研究方法为案例法、文献法、实践法。
五、反思及后继研究。
反思两个月的研究历程,对小学高段小古文阅读教实践学方法研究,仍感到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阶段性目标的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具体要求,为达成这个要求就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具有灵活性。比如,相同的教材也可以同课异构;同一阶段性目标也需要不同的方法,如阅读教学,这里面有诵读的语调、节奏,是纯粹的读;还有读中体味,这里面既有体会、明悟,更有品评韵味;还有扩大阅读量,这就是读中的拓展与延伸。所以通常的情况下,选择教法采取学以定教,考虑的基本要素是文本的题材、阶段性目标、学情。这个过程是复杂的,这项研究是任重而道远的。
2019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