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微课题论文——浅谈小学生诗词诵读的教学

(2019-12-07 20:56:44)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微课题论文

——浅谈小学生诗词诵读的教学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小学  李梅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小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应该努力加强经典诗词的诵读,积累古诗词的数量,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体会文字的优美,在诵读过程中对语调、韵律、节奏等进行控制,更好领悟古诗词的语言魅力,更好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体会作品的内涵。通过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可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语文  古诗词  诵读

一、古诗词诵读的意义

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与文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伟大的文学家苏轼写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要想牢记并深入理解诗词,就必须反复的诵读才能更好的体悟诗词的语言、意境、内涵美。

首先,有助于更好学习语文。阅读、写作、交际、写作等内容共同组成小学语文教育,对于一门语言学学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小学阶段编辑的诗词都是篇幅短小的,容易读、容易记、容易理解的,容易吸引学生。与此同时,诵读古诗词也是语文素材的积累,对学生写作与交际有一定的意义。

其次,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时代快速发展,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导致传统文化逐渐被快餐文化掩盖。现如今具有娱乐性的新文化形式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先贤圣人遗留下来的无价财富逐渐被淡化。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首先要热爱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事业承载着文化振兴的重任,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就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实行文化熏陶。让小学生从小就侵染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学习领悟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认识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情感。

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古诗词诵读中,教师应该依据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进行趣味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诵读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利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中国诗词大会》已成功举办了四季,在中国大地上激起了学习诗词的热潮。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让孩子们知道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向优秀的选手,尤其是青少年学习,为学生树立一个标杆。参赛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词积累量?是他们从小喜爱诗词,经常诵读诗词。组织学生收看著名演员徐涛、任志宏、海霞等优秀的诵读古诗词的视频,让学生感悟诗词可以这么美,跟着读出节奏、韵律、情感,在读中领悟意境、领悟诗词的美。

其次,定期开展诗词诵读指导,品味诗词。在教学中,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诗词竞赛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诗词的氛围。利用早读、自习时间定时为学生播放一些古诗文诵读素材,让学生进行诵读,逐步积累诗词。每周指导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诗词诵读,让学生领悟到语言中的语气停顿、语调、节奏等,通过对优美书面语言的感受,准确掌握作品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每天都让学生水平诵读一首诗文,并且还要注重品味诗意,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堂的古诗词诵读教学

在所有和语文相关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将一些古诗文引入到课堂中,做好拓展。例如:在《山居秋暝》教学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教师可以简单的渗透律诗的知识内容,关于押韵、对仗的特点。还可以引入“山”、“秋”“月”等相关诗句,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对零碎知识的积累,形成丰富的知识宝库,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另外,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做一些小游戏,例如:诗人生平事迹,诗歌特点,分组背诵诗人的其他诗等,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古诗文诵读教学质量。 

四、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 

小学生思维活跃,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古诗文诵读经典活动中,新鲜感也会逐渐消逝,十分枯燥乏味。小学教学阶段,学生好奇心较大,喜欢做游戏,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诗词诵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中国诗词诵读会,教师可以提前审核诵读题目,根据诗词特点,指导学生设制与诗词相配的背景音乐,让诗词和中国民乐有机融合。例如在诵读古诗《春江花月夜》时配古筝《春江花月夜》曲,两者就非常和谐。也可以专注于某一位诗人或某一诗篇开展诵读比赛,加深对该作者诗词的理解和创作风格。例如举办毛泽东的诗词诵读会,“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从诗词中感悟出他的气势磅礴,声色雄壮,霸气十足!李清照的诗词诵读会,从他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指导学生领悟诗词的委婉,凄伶。

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将古诗文诵读和一些活动进行结合,例如:班为单位,分组进行诗词接龙,一组读上句,一组接下句,或一组说带有某一字、地方、动物、植物等诗句,对方也说一句,不能重复,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分组可以促使积极性不高的同学也会努力的学习古诗词。再例如:还可组织寻找出自诗词的成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语“春风得意”;“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成语“物是人非”。 不仅学习也快乐,诗词和成语都得以积累。

五、破解诵读模式 
  古诗文中用词都十分精准,所谓的诗眼就是作者在创作过程对词精炼的结果,也是诗的内涵所在。在古诗文诵读中,如果可以抓住诗眼,就可以感受深层的作品内涵。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愁”字运用的就十分巧妙,可以体会对作者见忧国忧民的思绪。再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绿”的妙用,可以感受到春色的意境。所以,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诗眼的教学。例如:《忆江南》教学中,“忆”字是整首诗文的诗眼,通过一个“忆”就可以体会到白居易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在上课开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景,讲述白居易在江南的经历,学生初步了解他对江南杭州的喜爱。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感受江南水美、花美、山美,体会词的意境美和画面美,同时出示白居易的其他两首忆江南,拓展知识面,起到更好的对比、记忆。再例如:《草》前两句可以由野草繁茂联想草的生长规律。后两句通过“烧不尽”“吹又生”展现草顽强生命力。通过诗眼,学生可以体会到诗的意境美、韵律美,而且还可以领略到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 因此,破解诗眼诵读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意境,也是目前小学生学习古诗文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而且是记忆的黄金期,在这一阶段,多诵读古诗词,对今后的语文学习和人生的的价值观都至关重要。常言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让孩子们享受诗词的博大,享受诗人的智慧,邀圣贤为伍,与经典同行,享受诗意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