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心得体会
(2019-11-26 17:20:45)《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实施阶段心得体会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小学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本,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后人。小学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优良品格的重任。诵读教学是古诗词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一、诵读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的品质。
常言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侵润在中国古诗词中,涵养更高,品质更善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诗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一身正气、清白为人,塑造更为高尚的人格。
二、诵读古诗词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古诗词大多比较短,而且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相比较唱的文章好记,好背,学生也比较容易背会,一旦熟练,就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很难忘记,小学生诵读古诗词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比如,在《中国诗词大会》的飞花令上,武亦姝在“月”的飞花令上,答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被提醒重复时,镇定自若的答了“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武亦姝从小喜爱读诗词,就体现了她的超凡记忆力。我们组织读诗词以来,孩子们读的诗词越来越多,开始背诵一首四句古诗需要十多遍,现在有些孩子背诵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苏轼、辛弃疾、毛泽东的词只要读五六遍就能背诵,背诵课文就更快了。
三、诵读古诗词可以培养学习兴趣。
诵读古诗词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开展“诗词诵读”竞赛活动,全班同学热情高涨,分组自行选择诗词,课余时间积极排练,积极搜寻素材,选择背景音乐和视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几位平时调皮、不爱学习的孩子在自己组中被分配背诵—首比较简单的古诗他主动要求给他换一首较长的,我让他自己选时,他们认真的选了毛泽东诗的《沁园春 长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比较长的词。同学的变化,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兴趣。
四、古诗词诵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想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就要先学会结合听、说、读、写的学习方式,并且将学会融会贯通。恰好诵读就巧妙地结合了这四个方面,对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语言是人们沟通的基础,经常诵读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中华古诗词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含义深刻,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培育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我们要在小学生阶段积极开展中国古诗词诵读,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文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