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体会

(2019-09-11 20:09:25)

《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体会

 

宝塔区北关小学  李梅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三千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三千余年后,我们同样听到了习总书记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劝勉: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的确,吟诵古诗词,可以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同时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质都很有裨益。现代教育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呢?通过学习,以及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体会:

由于现代文化中传统文化的元素越来越少,致使大部分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底蕴,必将变得越来越肤浅,直至消失殆尽、荡然无存。堕落才须复兴,颓废才须提倡。所以,如何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我们学校每天放学时孩子们都在诵读经典,许多孩子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又读的乱糟糟的,路人也不知道孩子们都读的是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读的是什么意思,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创新了朗读方法,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入手,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从大家都熟悉的经典古诗词开始教孩子诵读,经典诗词诵读训练的关键是动之以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每周教孩子们推荐两首诗词,先比赛,看谁背的准确还能谈谈其意境,给予奖励,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为学生学习经典诗词注入强有力的动力,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

二、家长参与,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现在许多家长不注重孩子的诵读,也很少参与孩子的诵读习惯的培养,暑假期间,鼓励孩子们每天读一首古诗词,并由家长录制小视屏发送在家长微信群。孩子和家长对录制的视屏诵读问题会及时改正,纠正孩子的诵读的问题。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对上传的诵读视屏情况进行点评,孩子们觉得新鲜而有趣,同时发现自身古诗词储备的短板,主动购买相关诗词的书籍,主动学习的动力被激发。有一个同学购买了全套《中国诗词大会》的书籍,并认真的完成了所有诗词问题,全家人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十分强烈,为学习古诗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还有全家总动员,借助传统佳节开展活动。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庆祝传统佳节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经典诗词,或摘抄,或交流,或举办小小飞花令。让学生在庆祝传统佳节过程中,既了解了我国传统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又积累了经典诗词。

三、教学相长,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本着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平时就常常就喜欢读中国古典诗词,喜爱她的美。众多诗词里我特别喜欢唐宋诗词。唐诗,呈现出一派异彩纷呈的壮丽景象。盛唐诗歌以其浑厚的境界,雄健的笔力,作为唐代诗歌的典范,当之无愧。 盛唐诗人之中,最喜欢李白。李白是盛唐诗坛里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国古典诗词里的一位大家。从一直喜爱的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后来学习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再到之后学过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诗歌里总是流露出盛唐时期的雄浑大气,这也难怪会有人说,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而李白更被尊为“诗仙”,透过这些评价,我们看到李白身上包裹着层层光华,透过李白的几首名篇,去细细品味李白的诗歌,感受古典诗词透出的质朴的魅力。 特别是李白的那首《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让我百读不厌。杜甫的《三吏》、《三别》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李贺的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形象等等。喜欢苏轼的豪放,“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喜欢他的柔情,“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喜欢李清照的婉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毛泽东的豪气,“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是从学诗开始。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是经过筛选出来的精品中的精品。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知识积淀。诸如珍爱粮食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寻求新机遇、新境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人顽强执着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身处逆境仍乐观打拼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拳拳爱国心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历经时代的演绎和岁月的磨砺,更加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开阔自己的视野,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