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分析
(2019-05-20 15:11:37)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分析
一、单元分析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我对本单元的总体认识,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本单元围绕“爱”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吃水不忘挖井人》使学生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我多想去看看》课文采用同样格式的两个自然段,通过一个山区里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北京看看,一个北京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天山看看,反映了各地人民之间心相通,血脉相连,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个接一个》课文用儿歌的形式,再现了一个少年儿童想多睡会儿觉,想和学校的小伙伴开心地玩游戏,想听老师讲快乐有趣的故事的真实心理,使一个极富童真童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四个太阳》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使我们从课文里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去爱。
《语文园地二》主要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五部分内容组成。通过运用字词句、积累古诗、朗诵诗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展示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热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以下是我为本单元制定的单元目标一共分为五点:
1.认识会写本单元生字。要求会认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之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个别词语的正确读音;注意读好长句子和问句。
3.通过“语文园地二”各种活动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4.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
5.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三、单元重点难点:
1.认识会写本单元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介绍自己识字的方法。
四、逐文分析
1.《吃水不忘挖井人》
为了突出重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质疑导学、学生自悟、直观教学、想象补充等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因此,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
2.《我多想去看看》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会质疑。然后通过自读、、范读、赛读、表演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数学生没去过北京,但对北京有一种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通过看升旗仪式、听歌曲等活动,点燃这种激情,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3 .《一个接一个》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4 .《四个太阳》
《新课程标准》提出:实践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四个太阳》这一课正是一篇有景、有情的好课文。它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个不同的季节里画出了四个不同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文章语言简洁、生动、优美,充满了儿童情趣,更对学生在进行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上起到了训练作用。
在本课教学时主要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在课文感悟中,使同学们能把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五、教学困惑
最后再来谈谈我的教学困惑:在新教材中我们提倡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引导者。因此我们提倡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来识记生字,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识字方法特别的多,但相对来说,老师应该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更有效的识字。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到底是强调最优化呢还是强调识字方法的多样化?因为最优化还有一个嫌疑,就是怕变老师牵着孩子走,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样一来在表扬一个学生的同时会挫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则是我最大的困惑。
以上就是我与大家交流的所有内容,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