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日活动——语言《小壁虎借尾巴》
| 分类: 教研活动 |
教研活动记录表
|
活动时间 |
2019年5月10日 |
活动地点 |
四楼多功能厅 |
|
活动主题 |
语言《小壁虎借尾巴》 |
执教者 |
刘甜甜 |
|
参加对象 |
大三班 17名幼儿 |
||
|
活 动 内 容 及 过 程 |
一、活动目标: 1.听赏故事,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特征和作用。 2.结合表情和动作,表现不同动物在表述自己尾巴的作用和特征时的语言和神情。 二、活动准备 1.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基本作用。 2.小壁虎、大花猫、老黄牛、小鱼、啄木鸟、松鼠妈妈、壁虎妈妈的图标。 3.PPT 二、活动过程: (一)只断尾的小壁虎 ——组织幼儿开展动物尾巴作用的大讨论。 教师:哪些动物有尾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出示壁虎的断尾图片。 教师:这是谁的尾巴?如果它的尾巴断了,该怎么办? 教师: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办呢? (二)小壁虎借尾巴 ——教师讲述小壁虎向大花猫借尾巴的情节。 教师:大花猫为什么不借尾巴?故事里大花猫是怎么说的? ——教师出示小壁虎、大花猫的图标,师幼合作表演小壁虎向大花猫借尾巴的情节。 教师:我们一起学一学大花猫说的话吧。 ——出示小壁虎、老黄牛的图标,师幼再次合作表演小壁虎向老黄牛借尾巴的情节,感受故事情节的重复性。 ——出示小鱼、啄木鸟、松鼠妈妈的图标,引导幼儿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猜测故事的发展走向。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猜测三种动物的尾巴的特性,并鼓励幼儿设计动物间可能发生的对话。 教师:小鱼、啄木鸟、松鼠妈妈的尾巴又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如果小壁虎问他们借尾巴,他们又会怎么回答呢?请你和你组里的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吧。 ——邀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 ——教师讲述小壁虎依次向小鱼、啄木鸟、松鼠妈妈借尾巴的情节,验证幼儿的猜测。 教师:小壁虎向这些小动物借尾巴时,他们是怎么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借助情节图谱来帮助幼儿梳理故事情节。 教师:请你做一做小壁虎借尾巴、小动物应答时的表情和动作。 (三)尾巴长出来了 ——教师从“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开始讲述故事至最后。 教师:小壁虎向那么多朋友借尾巴,都没有借到,他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后来心情又好起来了呢? 小结:原来,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之后还会再长出来,这种现象叫“再生”,小壁虎的尾巴有便于逃生的作用。 ——猜测别人向小壁虎借尾巴时的场景,理解小壁虎对自己的尾巴有再生功能的自豪。 教师:如果有人来向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会怎么描述自己的尾巴呢? ——出示PPT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
||
|
活动 反思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