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2024-01-27 13:16:04)
标签:

转载

13】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位于外滩15号,原有西文名称:The St.Petersburg Russo-Asiatic Bank,创办于1895年,1896年在上海设立分行,是近代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由清政府官方与外资合办的银行,合资股东为中、俄、法三国。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华俄道胜银行最初行址在外滩29号。下左图为外滩29号,右图为原外滩15号地块。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外滩15号地产原属颠地洋行,后被英商爱顿特购买。1899年道胜银行从爱顿特手中购进外滩15号的部分地块,开始兴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新大楼落成后,华俄道胜银行迁往新址。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银行发行的纸币背面,有大楼的照片。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当时,在大楼入口门楣两侧有一对精美的青铜人像,后毁。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1926年9月26日,道胜银行因股票交易失败而停业,最终被孙中山先生亲自创立的中央银行收购,1928年归中央银行后改称中央大楼。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上海解放后,此大楼曾是上海民主党派集中办公地方,以后又有多家机构租用过。20世纪80年代上海航天局进入办公。1994年4月4日,上海外汇交易中心通过置换进驻此搂,成为第一家通过置换进入外滩的金融机构。之后,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在此成立。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华俄道胜银行大楼由德商培高洋行设计,建筑师是年仅34岁的倍高。大楼由项茂记营造厂施工建造,建筑占地146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观具有新古典派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大楼虽仅三层,却是国内最早安装电梯以及釉面砖贴面的的房屋。底层的中央大厅贯通三层屋顶,彩绘玻璃天棚今天依然光彩照人。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建筑外观对称,底层外墙采用花岗石砌筑,大门两边各有一对塔斯干立柱。建筑二、三层中部为二根高大的爱奥尼克柱。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外墙二层半圆形券窗周围以及顶层屋檐下方,均饰有欧洲神话人物头像雕塑。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14】台湾银行大楼

  台湾银行大楼位于外滩16号。原有西文名称:The Bank of Taiwan。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外滩16号原来是李百里洋行的萧氏兄弟的地产,1886年3月25日汇丰银行获得该地块,将原房屋由2层翻造成4层,1911年日资台湾银行入驻该区域。台湾银行是一家日本官商合办的银行,甲午海战台湾割让给日本后,于1899年在台北开设,清宣统三年(1911)又在上海设立分行。下左图为当时的汇丰银行建造的商务楼,右图是台湾银行租借的大楼,是一幢假四层东印度式砖木结构建筑。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台湾银行洽购该地产后,1924年拆除旧楼盖新楼,新楼1926年竣工。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1945年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解放后,因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在内办公,改名为工艺大楼。1998年招商银行在此开设外滩支行,外滩16号重新成为一间忙碌的银行。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台湾银行大楼由英商德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904平方米,建筑面积4008平方米。大楼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建筑的主立面设有四根古希腊神庙一样的立柱,从而使其富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该大楼的“希腊神庙”立柱与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的立柱有点接近,类似罗马复合式立柱,顶端爱奥尼克柱式的圆形漩涡柱头改成了中式方形回字形柱头。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7)

  (未完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