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北电报大楼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北电报大楼位于外滩7号,是原大北电报公司的营业地。大北电报公司成立于1869年,是最早在中国经营电报业务的公司,由丹挪麦、丹俄、英挪电报公司联合组成,总部设在丹麦哥本哈根。
大楼所在土地最初为美商旗昌洋行所有,后转入轮船招商局名下。大北电报公司1882年与其它电报公司共同租用该楼办公。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由于电报业迅速发展,生意兴隆,原建筑陈旧,已不能满足电报公司的需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斥资重新建造,1907年建成。
下图自左而右分别为:有利大楼、日清大楼、通商银行大楼、大北电报大楼、招商局大楼。
这座大楼较长时期为大北、大东和太平洋电报公司使用,也有一部分是北洋政府电报总局的上海电报局租用,故称电报大楼。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22年大北、大东和太平洋电报公司迁往爱多亚路(今延安中路的上海电信博物馆),大楼被外滩6号的中国通商银行和长江航运公司收购。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解放后,大楼由上海市房管部门接管,并长期交给长江航运公司和长江航运公司的长航医院使用。并在二楼开设了长江饭店。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95年,大楼置换给了泰国盘谷银行,成为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设在楼内。非泰国盘谷银行的客户无法入内。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该大楼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占地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是一座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建筑外立面为完全对称的三段式,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建筑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层窗框上镶嵌着圆形和三角形的窗楣,窗的两侧设置大小不同的巴洛克立柱。法国巴洛克式的黑色穹顶,优雅地坐于屋顶的两侧,与白色的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楼入口门楣上方有一个深红色的大鹏鸟标志十分引人注目。这枚人身鸟翅的标志源于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湿奴的坐骑迦楼罗,也是泰国国徽的形象。大鹏鸟头顶金色宝塔,佩戴金饰,两臂弯向头顶的姿势充满戏剧张力。泰王室常将此标志作为极高的荣誉颁赠给杰出的公司。由华人创办的盘谷银行因对泰国经济的贡献,于1967年获赠了这枚鲜艳的大鹏鸟。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8】轮船招商局大楼
漫步今日外滩,一排深深浅浅的灰色中,骄傲地矗立着一座红色典雅的小楼,那是轮船招商局大楼。招商局大楼位于外滩9号,原有西文名称:China
Merchant's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里原来属19世纪远东最著名的美国资本企业旗昌洋行,1846年旗昌洋行将总部迁至此地,主要的业务是经营长江航运。轮船招商局创办于1873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营企业,是由晚清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发起的“官督商办企业”。招商局凭借运送朝廷漕粮的优势,加上华商的支持和低廉的运营成本,顶住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压价竞争,1876年招商局收购了竞争对手美商旗昌轮船公司,1901年在旗昌洋行原址建造了招商局大楼。下图为招商局大楼建造前的美商旗昌洋行。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下图为改建后的招商局大楼、办公室及发行的股票等。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招商局原是官督商办,1930年民国政府接收后改为国营,1937年因日军侵华迁至香港,解放后大楼交上海港务监督局等单位使用,1998年大楼回归招商局。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该大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大楼系英商玛孔逊洋行设计,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是一幢坐西向东高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清水红砖墙面,外貌为新文艺复兴式,各层间都有明显的腰线。底层是石砌的外墙,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木结构落地窗。第二、三层正面设有古典柱式双柱外廊,第二层为塔斯干柱式,第三层为混合柱式。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古罗马建筑典型的柱式包括古希腊建筑柱式的3种: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详见《上海外滩——历史建筑(2)》。另外2种是:塔斯干柱式(Tuscan
Order)和混合柱式(Composite
Order)。这两种柱式是在希腊建筑柱式基础上发展而来,塔斯干柱式是去掉多立克式柱身齿槽的简化多立克柱式,混合柱式是将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涡卷加入科林斯芼莨叶柱头上。正门门楣上当年建筑时镌刻的“轮船招商局”五个大字仍依稀可见。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轮船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无论就具历史性或是艺术性而言,都值得我们前去观瞻一番。
【9】外滩牛
大楼的对面是外滩金融广场,广场的外滩牛铜像特别引人注目。外滩牛建于2010年4月,虽然不是外滩的历史建筑,但它是外滩的标志性雕塑。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上海外滩牛(Bund
Bull)长5.2米,高3.2米,重2.5吨,黄铜浇筑,由华尔街铜牛的设计者——美籍意大利裔艺术家阿图罗•迪•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设计制作。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外滩牛雕塑线条深邃、肌肉结实,四肢强健有力。雕塑周身呈现出红铜色,牛眼圆睁,头部转向右边,牛尾则卷曲上扬,呈螺旋状蜿蜒指向天空,气势十足。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与华尔街的铜牛相比,外滩牛更年轻、更具活力。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 [转载]上海外滩——历史建筑(4)](//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铜牛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喻义着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