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630神秘晋陕之旅10:陕北四大名堡之一的高家堡(下)
在现代历史中,高家堡人民多不畏强暴,敢于抗争。为高家堡也是争得一定的名声:如同治七年(1868),回民起义军破城仇杀,高家堡群众奋起反抗,悲壮之情至今传颂。光绪末期,陕蒙边界纠葛连绵,绥蒙当局派员据占境北诸地,高家堡人裴兆星等联络沿边各县士绅赴省进京,据理力争,终获胜诉。同盟会会员裴宜丞、方镜堂、刘培英等致身民主革命,引领时潮。辛亥革命时期(1911),高家堡马红红、高秀头、刘澍堂等人组织洪汉军举事,赶走都司袁顺安,夺印摄政,光复本境。1913年,民国当局借禁种罂粟之由,课罚奇酷,高家堡民众及西沟神团信徒揭竿而起,杀死知县刘万清、榆林禁烟委员尤仲容等10多人。1916年三月,卢占奎匪众攻陷堡城,群众殊死抵御,死伤惨烈。此外,民国期间,民众的抗捐抗税,揪斗贪官劣绅,响应北伐战争,反对封建礼教等运动此起彼伏,革命烽火遍及城乡。
1927年,中共高家堡支部在“二高”小学成立,拥有党员10多人。在此前后,本籍共产党人刘文蔚、史仙舟、刘志健、王治歧等人分别参与了3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渭华暴动、神府苏区创立、山西平定兵变等重大事件。同时,高家堡支部亦先后配合南乡革命武装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为神府苏区及神府人民武装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一大批本籍知识分子、手工业者和贫苦农民投身革命洪流,沃血南北,死志不渝。
近年来,鉴于高家堡的悠久历史和比较完整的城市构造,繁荣的商贸经济和陕北四大名堡的名气,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陕西电视台、万里长城考察组等先后前来考察、并拍摄电影电视,使得高家堡的原来面貌大为变样。
有人说是借助拍摄影视,对高家堡开辟为旅游景点大有好处。
但我有不同的看法:那些拍摄影视剧的为了剧情的需要,在古城里的建筑上涂写上他们认为需要的东西(文字或张贴画),甚至改动建筑结构,拍摄结束后,估计给点地方政府钞票,拍拍屁股走人。留下的是名义上的影视痕迹,实际上这种装扮破坏了原来的城市古老面貌,与旅游者想看的古城印象大相径庭,不论不类。
至少我感到无奈与遗憾。
1、从南大街到城门外的拍摄(包括瓮城):
2、沿途看到的影视广告,是地方政府用以宣传用的:
3、分不清究竟是居民仍在使用的,还是影视的摆设:
4、西大街上的沿街建筑上,为了拍摄影视,已经涂写得面目全非:
5、也有多张影视广告出现:
6、西大街上的这座古建筑,进去看了,空空如也,也不见标牌说明,已无法知道是恢复再建,还是为影视剧情而建:
7、西侧城门内外看到的老物事(门沿原木搁石):
8、赶回东门集合时,途经中兴楼,看清了西侧卷洞上的题字:幽陵瞻。
9、沿途拍摄的几个人物:
10、还有花儿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