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检测和鉴定细胞培养中真菌污染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

(2025-10-16 14:28:57)
标签:

知识

技术

方法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检测和鉴定细胞培养中真菌污染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

 


百欧博伟生物:检测和鉴定细胞培养中的真菌污染,需结合形态观察、理化指标监测、特异性检测等方法,从“是否污染”到“污染真菌种类”逐步确认。不同阶段的检测目标不同:早期需快速判断“是否污染”,后续需精准鉴定“真菌类型”(为追溯污染源或选择处理方式提供依据)。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方法:

 

一、初步检测:快速判断是否存在真菌污染(适合日常筛查)

 

真菌污染在早期可能无明显肉眼可见变化,但通过形态观察和培养基指标监测可快速识别,尤其适合每日细胞巡检。

 

1、肉眼观察:识别典型污染特征

 

真菌污染的肉眼表现随种类和污染程度变化,可作为初步判断依据:

 

丝状真菌(如曲霉、毛霉):污染 12-24 小时后,培养基表面或边缘会出现白色 / 绿色 / 黑色絮状菌落(菌丝聚集形成),悬浮培养时培养基会逐渐浑浊(呈棉絮状);

 

酵母菌(如白念珠菌):早期无明显絮状物,仅表现为培养基轻微浑浊(类似细菌污染,但浑浊度更低),后期可能形成白色颗粒状沉淀(酵母细胞聚集);

 

培养基颜色变化:多数真菌代谢会产酸,导致含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从红色(pH7.2)逐渐变黄(pH<6.8),但速度慢于细菌污染(细菌污染可能 2-4 小时变黄)。

 

2、显微镜观察:确诊污染并区分真菌与其他污染源

 

肉眼疑似污染后,必须通过显微镜观察(40-100 倍物镜)确认,这是区分“真菌污染”“细菌污染”“细胞碎片”的关键:

 

丝状真菌:可见分支状菌丝(直径 2-10μm),部分菌丝有隔(如曲霉),部分无隔(如毛霉),菌丝可能缠绕细胞或漂浮在培养基中;

 

酵母菌:呈圆形 / 椭圆形单细胞(直径 5-10μm),比细菌大(细菌通常 1-2μm),可观察到出芽生殖(特征性“母子细胞相连”形态);

 

3、与其他污染的区分:

 

细菌污染:显微镜下为大量细小点状颗粒(无菌丝),培养基浑浊更快(2-6 小时);

 

细胞碎片:形态不规则、无运动性,且不会随培养时间增多。

 

操作技巧:观察时选择细胞密度较低的区域,避免细胞本身遮挡;若怀疑酵母菌污染,可滴加少量 0.1% 亚甲蓝染色(活菌不着色,死菌和真菌着色,更易区分)。

 

二、进阶鉴定:明确污染真菌的种类(适合追溯污染源或研究需求)

 

若需确定“污染真菌的具体种类”(如判断是来自培养箱、操作人员还是试剂),需通过培养分离和特异性鉴定方法,精度从“大类”到“菌株”逐步提升。

 

1、真菌分离培养:获得纯培养物

 

从污染的细胞培养体系中分离真菌,避免细胞和培养基成分干扰后续鉴定:

 

步骤:

 

100μL 污染的培养基,接种至真菌专用培养基(如 PDA 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适合多数真菌生长;Sabouraud 培养基:含葡萄糖和蛋白胨,抑制细菌生长);

 

28培养(真菌最适温度低于哺乳动物细胞),丝状真菌 1-3 天可见菌落,酵母菌 2-5 天可见菌落;

 

挑取单菌落(避免杂菌),转接至新培养基纯化(连续传代 2-3 次),获得纯培养的真菌。

 

2、形态学鉴定:基于菌落和显微特征(传统方法)

 

通过菌落形态(颜色、质地)和菌丝 / 孢子特征,可初步归类真菌种类,适合实验室快速鉴定:

 

真菌类型  菌落特征(PDA 培养基)  显微特征(染色后观察)

 

曲霉 圆形,表面有放射状纹理,颜色多样,背面黄色 菌丝有隔,分生孢子梗顶端呈“烧瓶状”,表面有链状孢子

 

毛霉 白色棉絮状,快速蔓延(1-2 天覆盖培养基),背面无色 菌丝无隔,孢子囊呈“球形”,生于直立菌丝顶端

 

酵母菌 圆形,光滑湿润,乳白色,边缘整齐 单细胞,圆形 / 椭圆形,可见出芽;部分有假菌丝

 

青霉 灰绿色,菌落边缘白色,质地绒状 菌丝有隔,分生孢子梗呈“帚状分支”,孢子链状排列

 

染色辅助:可用乳酸酚棉蓝染色(真菌细胞壁着色,背景透明),清晰观察菌丝和孢子结构。

 

3、分子生物学鉴定:精准到种(金标准)

 

若需明确具体“种”(如区分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或形态学难以判断时,通过基因测序鉴定:

 

目标基因:真菌的ITS 序列(内转录间隔区,位于 18S 和 28S rRNA 基因之间,种间差异大,保守性高);

 

步骤:

 

从纯培养的真菌中提取基因组 DNA(用真菌 DNA 提取试剂盒,去除细胞壁);

 

ITS 通用引物进行 PCR 扩增;

 

PCR 产物测序,将序列上传至数据库比对,匹配度≥97% 可确定种类。

 

4、其他辅助方法(根据需求选择)

 

生化鉴定:针对酵母菌,通过检测代谢能力(如碳源利用、酶活性)鉴定;

 

质谱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通过检测真菌的特征蛋白谱,与数据库比对(类似细菌鉴定),快速且精准,但依赖设备。

 

三、注意事项:避免检测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或误判

 

区分“污染真菌”与“环境杂菌”:

 

检测时需同步做阴性对照(如未接种的 PDA 培养基,28培养),若对照也长出真菌,说明操作过程中引入环境杂菌(如空气、操作台污染),需重新分离;

 

细胞碎片的误判排除:

 

若显微镜下观察到“颗粒状物质”,可通过“运动性”判断:真菌(尤其酵母菌)可能有轻微布朗运动,而细胞碎片完全静止;也可通过染色(如台盼蓝),真菌细胞完整(不着色或浅着色),碎片无完整结构(深着色);

 

早期微量污染的检测:

 

若怀疑“隐性污染”(细胞生长变慢,但无明显浑浊),可通过真菌特异性 PCR(直接以污染的细胞培养基为模板,扩增 ITS 序列),比培养法更灵敏(可检测到 10 个以下孢子)。

 

总结:检测与鉴定流程

 

初步筛查:每日观察细胞培养体系(肉眼看培养基浑浊度、颜色;显微镜看是否有菌丝 / 孢子)→ 确定是否污染;

 

分离纯化:若污染,接种至真菌培养基,获得纯培养物;

 

种类鉴定:

 

快速判断:形态学(菌落 + 显微特征);

 

精准鉴定:分子测序(ITS 序列)或质谱;

 

结果应用:根据真菌种类追溯污染源(如曲霉多来自空气,酵母菌可能来自操作人员手部),并优化后续无菌操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从“是否污染”到“污染何种真菌”形成完整判断,为后续处理(如丢弃污染样本、消毒培养环境)提供依据,避免污染扩散或实验数据失真。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