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中接菌后平板上无菌生长的原因分析与排查!
(2025-09-05 14:57:12)
标签:
知识技术文化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百欧博伟生物:实验中遇到平板无菌生长的问题,是微生物实验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只要系统排查就能找到原因。下面详细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菌种/接种物本身的问题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1、菌种无活性/死亡:
保存不当: 菌种保存时间过长、保存温度不合适(如应冷冻的放冷藏)、反复冻融、冻干菌种复苏不当。
传代过多: 菌种连续传代次数过多,导致活力下降或变异。
污染或竞争: 原始菌种被杂菌污染,目标菌被抑制;或者菌种老化死亡。
处理不当: 接种前对菌种进行了不当处理(如高温、强酸强碱、消毒剂接触、剧烈震荡、离心速度过大等)。
2、接种物浓度过低:
取菌量太少,或稀释过度,导致平板上接种的活菌数量低于检测限。
菌悬液未混匀,取到的部分不含或含很少菌体。
3、使用了错误的菌种:
误用了非活菌(如灭活菌苗、死菌悬液)。
标签错误,接种的并非目标菌种。
4、接种物未正确准备:
冻干菌种未按规定程序复苏活化。
从甘油管或斜面取菌时未充分刮取菌苔。
二、培养基的问题
1、培养基成分不适宜:
培养基配方错误,缺乏目标菌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等)。
使用了选择性培养基,其含有的抑制剂(如抗生素、染料、胆盐、高盐等)恰好抑制或杀死了目标菌。
pH值不适宜:培养基灭菌后pH值偏离目标菌最适范围过多。
2、培养基失效:
培养基过期。
配制后储存时间过长或条件不当(如未冷藏、光照)导致成分降解或脱水。
反复加热熔化琼脂导致营养成分破坏。
3、培养基制备或灭菌不当:
灭菌不彻底:存在抑制目标菌生长的残留消毒剂或污染物产生的毒素。
过热破坏: 高压灭菌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或倒平板时培养基温度过高(烫死接种物),特别是对热敏感的菌种。
琼脂浓度过高:影响菌的扩散和生长。
未充分溶解或混匀:营养成分分布不均。
4、未进行无菌测试: 培养基在接种前未进行无菌测试(空白培养),可能自身就无菌或含抑制剂。
三、接种操作的问题
1、未真正接到菌:
接种环/针/枪头未接触到菌种(如刮取斜面时没碰到菌苔,或取液体培养物时未插入液面下)。
接种环灼烧后未充分冷却,烫死了待接的菌。
涂布时涂布棒未冷却或用力过大将菌压入琼脂内甚至压死。
2、接种量损失:
划线时第一区划得太重或太多,大部分菌都留在第一区,后面区域无菌或菌极少。
倾注法混匀时琼脂温度过高烫死菌,或摇动过于剧烈产生气泡影响观察(但通常仍有菌生长)。
涂布时液体未吸收,菌悬液聚集在局部,或被涂布棒带出平板外。
3、污染导致抑制: 接种操作过程中引入的杂菌(如操作环境不洁、超净台/生物安全柜失效、操作者不熟练)过度生长,抑制了目标菌的生长(可能看到杂菌菌落,但无目标菌落)。
四、培养条件的问题
1、温度不适宜: 培养箱温度设置错误、温度不均匀、温度计不准、培养过程中断电或开门频繁导致温度波动过大,偏离目标菌的最适生长温度。
2、气体条件不适宜:
需氧菌: 培养容器(如厌氧罐、气密袋)未提供足够氧气;培养箱/罐内湿度过高导致冷凝水淹没平板表面,阻隔氧气。
厌氧菌: 未能创造有效的厌氧环境(厌氧罐/袋未正确抽气充气、厌氧指示剂未显示厌氧状态、催化剂失效、密封不严漏气);培养基中未添加还原剂。
微需氧菌/CO2依赖菌: 未提供所需的特殊气体环境(如5-10% CO2)。
3、湿度不足:
4、培养时间不足: 某些菌种生长缓慢(如分枝杆菌、某些真菌),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数天甚至数周)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在预期时间内观察可能看不到生长。
5、光照: 某些对光敏感的菌种在不当光照条件下生长受抑制(相对少见)。
五、其他原因
1、平板污染:
2、观察错误:
菌落非常微小、透明或与培养基颜色相近,肉眼难以辨别(需仔细检查或借助放大镜)。
菌落生长在琼脂内部(穿刺接种时常见)或平板底部(倒置培养时),未从表面观察。
误将沉淀、气泡或培养基杂质当作无菌生长。
3、目标菌的特性: 某些菌在特定条件下(如处于活的非可培养状态)无法在标准培养基上形成菌落。
如何排查和解决?
1、确认菌种活性:
同时接种另一种已知生长良好的非选择性培养基。如果该平板上也不长,则问题很可能在菌种本身或接种操作。
将原始菌种或接种物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是否有菌体存在(即使死的也能看到)。如有菌体但平板上不长,说明菌可能死了或培养基/条件不合适。
检查菌种来源、保存条件和记录。
2、确认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设置培养基无菌测试对照: 未接种的同一批平板(或斜面/液体)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应无菌生长。若对照长菌,说明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操作污染严重。
设置阳性对照: 使用已知活性良好的同种或类似菌株(最好是标准菌株),在同一批培养基、相同条件下接种培养。如果阳性对照生长良好,说明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基本没问题,问题在特定菌种或接种物。如果阳性对照也不长,则问题在培养基或培养条件。
仔细核对培养基配方和制备记录。
检查培养箱: 用经过校准的温度计多点验证箱内实际温度(尤其是平板放置的位置)。检查湿度(必要时放置水盘)。检查气体环境(CO2浓度、厌氧指示剂状态)。
延长培养时间: 对于生长缓慢的菌种,延长培养时间并在不同时间点观察。
3、审视接种操作:
确保接种工具充分灭菌并冷却。
确保取到了菌(肉眼观察接种环/针上是否有菌苔或浑浊)。
规范操作(划线法、涂布法、倾注法),避免接种量损失。
在超净台/生物安全柜内规范操作,减少污染风险。
4、系统性地排除: 从菌种开始,逐步检查接种物准备、培养基选择与制备、接种操作、培养条件设定等每一步骤。记录所有操作细节,便于回溯分析。
总之,平板无菌生长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结果。最有效的策略是设置严格的对照实验(无菌对照、阳性对照),并系统地检查菌种、培养基、操作和培养条件这四个关键环节。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