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胞菌荧光色素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5-07-22 16:06:41)
标签:
技术方法注意事项 |
分类: 微生物菌种 |
假单胞菌(如铜绿假单胞菌
1、King's A 和 King's B 培养基
这两种培养基广泛用于假单胞菌的荧光色素检测和代谢研究:
(1) King's A 培养基
用途:促进 绿脓菌素(pyocyanin) 的产生(铜绿假单胞菌特有)。
配方(1L):
蛋白胨(Proteose peptone):20 g
甘油(Glycerol):10 mL
无水硫酸镁(MgSO):1.5 g
磷酸氢二钾(KHPO):1.5 g
琼脂(可选):15 g(固体培养基)
pH:7.2 ± 0.2
(2) King's B 培养基
用途:促进 荧光素(pyoverdine) 的产生(多种假单胞菌均产)。
配方(1L):
蛋白胨(Proteose peptone):20 g
甘油(Glycerol):10 mL
无水硫酸镁(MgSO):1.5 g
磷酸氢二钾(KHPO):1.5 g
琼脂(可选):15 g(固体培养基)
pH:7.2 ± 0.2
2、培养方法
培养条件:
温度:30–37(铜绿假单胞菌通常用37,荧光假单胞菌用30)。
时间:24–48小时(荧光色素通常在18–24小时后可见)。
观察方法:
在长波紫外线下观察菌落或液体培养物,荧光素会发出蓝绿色荧光。
绿脓菌素(pyocyanin)为蓝绿色色素,在可见光下可直接观察。
3、其他可选培养基
假单胞菌分离琼脂(Pseudomonas Isolation Agar, PIA):
含 Irgasan(三氯生),选择性抑制其他细菌,促进假单胞菌生长。
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或肉汤(TSB):
通用培养基,假单胞菌可生长并产荧光,但色素产量可能较低。
4、荧光色素的鉴别
铜绿假单胞菌:
同时产 pyocyanin(蓝绿色) 和 pyoverdine(黄绿色荧光)。
荧光假单胞菌:
主要产 pyoverdine,无绿脓菌素。
5、注意事项
紫外线防护:观察荧光时需佩戴防紫外线护目镜。
铁限制条件:低铁环境(如 King's B 培养基)可增强荧光素(pyoverdine)的合成。
商业化试剂:部分公司提供预制的假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
通过上述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可有效诱导假单胞菌产荧光色素,用于菌种鉴定或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