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培养基与鉴定培养基的区别与作用及应用流程!
(2025-07-15 15:22:27)
标签:
知识作用方法 |
分类: 培养基 |
百欧博伟生物: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是微生物学中用于分离、鉴定混合菌株的重要工具,二者的结合使用可以高效地从复杂样本中分离目标微生物并进行初步鉴定。以下是它们的原理、应用及操作步骤:
一、选择性培养基(Selective Media)
1、原理:
通过添加特定成分(如抗生素、抑制剂、特定碳源/氮源)抑制非目标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促进目标微生物的生长。
2、常见成分:
抑制剂:胆盐(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叠氮化钠(抑制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如万古霉素)。
特殊营养:特定碳源(如乳糖用于大肠杆菌)、维生素(如嗜盐菌需要高盐环境)。
3、应用场景:
从粪便中分离沙门氏菌(如SS琼脂)。
从土壤中分离真菌(含链霉素抑制细菌)。
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含高盐和苯唑西林)。
4、步骤示例:
取混合菌液稀释后涂布于选择性培养基平板。
培养后,只有目标菌形成可见菌落,其他菌被抑制。
二、鉴定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a)
1、原理:
通过添加指示剂(如pH指示剂、显色底物)或特定反应底物,使不同微生物因代谢差异表现出肉眼可辨的特征(颜色、溶血环等)。
2、常见类型:
显色培养基:如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菌落呈紫色)。
pH指示剂:如伊红美蓝琼脂(EMB,大肠杆菌菌落呈金属光泽)。
溶血反应:血琼脂平板(如链球菌的β溶血环)。
3、应用场景:
区分大肠杆菌(金属绿色)和肺炎克雷伯菌(粉色)于EMB琼脂。
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分解甘露醇产酸,菌落周围变黄)于甘露醇盐琼脂。
4、步骤示例:
将选择性培养基上的可疑菌落接种至鉴定培养基。
根据菌落颜色、形态或化学反应判断菌种。
三、联合应用流程(分离混合菌株)
案例:从污水中分离大肠杆菌
选择性培养:使用麦康凯琼脂(含胆盐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乳糖为碳源)。
大肠杆菌(乳糖发酵菌)形成粉红色菌落,非乳糖发酵菌(如沙门氏菌)呈无色。
鉴定培养:挑取粉红色菌落接种至EMB琼脂或显色培养基。
大肠杆菌在EMB上呈现金属绿色光泽,在显色培养基中呈蓝色。
验证:通过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生化试验确认。
四、关键区别与协同作用
特性
主要目的
核心成分
结果判断
协同性
五、注意事项
交叉干扰:部分培养基兼具选择性和鉴定功能(如甘露醇盐琼脂)。
假阳性/阴性:需结合镜检、生化试验或分子鉴定(如PCR)验证。
培养条件:控制温度、氧气条件(需氧/厌氧)以优化结果。
通过合理组合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可高效分离复杂样本中的目标微生物,并快速完成初步鉴定,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