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现象与检测方法及处理与预防措施!
(2025-06-20 15:30:31)
标签:
技术方法收藏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现象与检测方法及处理与预防措施!
百欧博伟生物: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是实验室中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微小的原核生物,缺乏细胞壁,对常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因此污染后难以清除且容易被忽视。以下是关于支原体污染的详细解析:
一、支原体污染的特点
1、隐蔽性强:支原体直径仅0.2-0.3 μm,可通过常规滤膜(如0.22 μm滤器),污染初期无明显细胞形态变化。
2、代谢干扰:支原体依赖宿主细胞获取营养,长期污染会改变细胞代谢,导致生长缓慢、基因表达异常或实验结果偏差。
3、传播途径广:
人员操作:实验人员携带(如唾液、皮肤接触);
试剂污染:血清、培养基或消化酶被污染;
交叉污染:已污染的细胞系传播至其他培养物。
二、污染的可能表现
1、直接观察:
细胞状态逐渐变差(如生长迟缓、贴壁性下降);
培养液轻微浑浊(需与细菌污染区分);
细胞核异常(如碎片增多、核周空泡)。
2、间接影响:
实验数据异常(如转染效率下降、凋亡率升高);
细胞周期或代谢相关实验结果不可重复。
三、检测方法
1、PCR法:特异性引物扩增支原体DNA(如16S rRNA基因),灵敏度高,可快速检测(常用商业试剂盒)。
2、荧光染色法:Hoechst 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支原体附着在细胞表面呈细小蓝色颗粒。
3、培养法:将样本接种于支原体专用培养基,耗时较长(数周),但特异性高。
4、ELISA或电镜:较少常规使用,适用于特定研究。
四、污染处理措施
1、立即隔离:将污染细胞与其他培养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2、彻底清除:
丢弃污染细胞:建议直接废弃珍贵性不高的污染细胞;
抗生素处理:使用支原体特异性抗生素,需注意:
治疗周期长(2-3周),可能诱导细胞应激;
无法100清除,需后续严格检测。
3、环境消毒:用支原体杀灭剂处理培养箱、超净台等。
五、预防策略
1、严格无菌操作:
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说话或触碰培养液;
定期更换水浴锅中的水,并添加抑菌剂。
2、试剂质量控制:
选择经过支原体检测的血清和培养基;
分装试剂,避免反复冻融污染。
3、定期检测:
新购入细胞系必须检测;
每1-2个月对常用细胞进行抽检。
4、细胞库管理:
冻存原始细胞种子库,避免长期传代增加污染风险;
新细胞系需在独立培养箱中隔离培养1个月。
六、支原体污染的潜在后果
科研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或数据发表后被质疑;
经济损失:污染可能导致珍贵细胞系丢失或实验重复;
生物安全风险:某些支原体(如M. fermentans)可能对人体有害。
七、总结
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的“隐形杀手”,防控需结合严格的操作规范、定期检测和实验室管理。一旦发现污染,需果断处理并追溯污染源。建议实验室建立标准操作流程(SOP),并培训人员提高防范意识。对于关键实验,可考虑使用支原体检测阴性的认证细胞系(如ATCC提供的细胞)。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