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的:双酶梭菌
(2023-10-21 10:29:01)
标签:
知识教育文化 |
分类: 微生物菌种 |
双酶梭菌是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刘来雁收藏的一种非模式菌株。主要用途是分类;研究;教学。具体用途是细菌杀虫剂。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61428
提供形式:冻干物
拉丁属名: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中文名称:双酶梭菌
属名:Clostridium
种名加词:bifermentans
其它中心编号:=ATCC 638
来源历史:←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23904)
收藏时间:2008.11.13
资源归类编码:15131711101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研究;分析检测
具体用途:研究、质量控制
特征特性:G+杆菌,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尿素酶阴性,不发酵葡萄糖、海藻糖、阿拉伯糖、棉子糖、木糖。专性厌氧,最适pH5.5~8.0。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致病对象:无
培养基:牛肉胰酶消化液 500.0ml,牛肉浸液 500.0ml,NaCl 5.0g,葡萄糖 5.0g,琼脂 1g,硫乙醇酸钠 0.5g,碎肉渣 10g,pH7.2~7.4。
培养温度:37
资源保藏类型:培养物
保存方法:真空冷冻干燥法
实物状态:有实物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
源数据主键:22952
用途:研究;分析检测;研究、质量控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形态特征
杆状(0.5-0.6 1.0 -3.0 μm),单个或短链,周身鞭毛、缓慢运动。孢子卵圆,中到次端生,有一个厚的孢子壁。革兰氏阳性。表面菌落圆形、边缘不规则、直径2-4mm、凸起 ,依据孢子形成的程度 ,菌落半透明到不透明,白到黄色,表面有光泽。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粘的沉淀。发酵产物包括醋酸、异丁酸、异戊酸、异己酸,有时产生丁酸和乙醇、丙醇和异丁醇。最适生长温度是30-37。
三、产品特点
1、菌种功能明确、品种稳定、应用;
2、产品仅限用于科研本品芽孢含量高,稳定性好、耐高温和挤压;
3、繁殖能力快、定植能力强、易存活、耐受低pH值环境;
4、复活迅速,可在短期内成为优势种群;
5、本品安全高效、无抗药性、不污染环境;
6、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可与低浓度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同时使用。
四、产品优势
1、产品质量稳定,是为科研和 提供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服务的专业平台。
2、国内首创封闭管包装,冻干后的菌株使用时添加配套的复苏培养基后迅速而完全溶解。针对不同的菌株提供八种不同的培养方法,保证菌种的复苏质量。
3、严格的质检程序,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该类产品广泛使用到食品、药品、化妆品、水产品、化工等行业,疾控中心、质检局、出入境、药检局等等,得到广泛好评。
五、培养方法
1、孢子制备
放线菌孢子的制备
一般采用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一些适合产孢子的营养成分,如麸皮、豌豆浸汁、蛋白胨和一些无机盐等。碳源和氮源不要太丰富(碳源约为1%,氮源不超过0.5%),碳源丰富容易造成生理酸性的营养环境,不利于放线菌孢子的形成,氮源丰富则有利于菌丝繁殖而不利于孢子形成。一般情况下,干燥和限制营养可直接或间接诱导孢子形成。放线菌斜面的培养温度大多数为28 ,少数为37 ,培养时间为5~14天。
产品仅限用于科研霉菌孢子的制备
霉菌的孢子培养,一般以大米、小米、玉米、麸皮、麦粒等天然农产品为培养基。这是由于这些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较适合霉菌的孢子繁殖,而且这类培养基的表面积较大,可获得大量的孢子。霉菌的培养一般为25~28 ,培养时间为4~14天。
2、种子制备
摇瓶种子制备
摇瓶种子进罐,常采用母瓶、子瓶两级培养,有时母瓶种子也可以直接进罐。种子培养基要求比较丰富和完全,并易被菌体分解利用,氮源丰富有利于菌丝生长。原则上各种营养成分不宜过浓,子瓶培养基浓度比母瓶略高,更接近种子罐的培养基配方。
种子罐种子制备
种子罐种子制备的工艺过程,因菌种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一级种子、二级种子和三级种子的制备。孢子(或摇瓶菌丝)被接入到体积较小的种子罐中,经培养后形成大量的菌丝,这样的种子称为一级种子,把一级种子转入发酵罐内发酵,称为二级发酵。如果将一级种子接入体积较大的种子罐内,经过培养形成更多的菌丝,这样制备的种子称为二级种子,将二级种子转入发酵罐内发酵,称为三级发酵。同样道理,使用三级种子的发酵,称为四级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