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物质循环的推手之——微生物
(2023-10-19 10:44:04)
标签:
知识教育佛学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百欧博伟生物:微生物可划分为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八大类,依生存环境可分为空间与海洋微生物等,按细胞结构分为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包括可观察到的细胞生物与非细胞生物。微生物有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和种类多等特点。
微生物生长就是其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由于微生物表面积大,具有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但也因各种条件限制,如营养缺失、竞争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等原因,微生物一般无法达到最大指数级增长。
病源微生物有八大类,其中,真菌引起皮肤病和深部组织感染,放线菌引发皮肤和伤口感染,螺旋体是皮肤病和血液感染的主因,细菌能导致皮肤化脓、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食物中毒、败血压症和急性传染病等,立克次体引发斑疹伤寒等,衣原体能导致沙眼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病毒是肝炎、乙型脑炎、麻疹、艾滋病等的主因,支原体引发肺炎、尿路感染等。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只有少部分能致病,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有些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下才能致病或引起食品变质腐败,但也正是因为它们分解自然界物体,才能完成大自然的物质循环。
微生物形态观察始于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开始,他利用能放大300倍的显微镜,看清了细菌和原生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微生物世界。19世纪中期以巴斯德和科赫为代表的科学家,将微生物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了生理学研究阶段,揭示了微生物是导致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微生物技术,进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
现代微生物学主要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传染病和免疫学,研究疾病的防治和化学治疗剂的功效,二是与遗传学的结合。
微生物学研究的是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它也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等,都是在微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欢迎访问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