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家发现了3万种隐藏在微生物DNA中的新病毒!

(2023-10-10 16:56:29)
标签:

知识

教育

佛学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科学家发现了3万种隐藏在微生物DNA中的新病毒!

 


百欧博伟生物:在分析单细胞微生物的基因组时,一组研究人员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数千种以前未知的病毒“隐藏”在微生物的DNA中。

 

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报告说,他们在各种单细胞微生物的基因组中发现了3万多种病毒的DNA。他们解释说,病毒DNA可能使宿主细胞能够复制完整的、功能正常的病毒。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研究病毒的生态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克里斯托弗·贝拉斯(Christopher Bellas)说:“我们对通过分析发现的病毒数量感到非常惊讶。在某些情况下,高达10%的微生物DNA被证明是由隐藏的病毒组成的。”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病毒似乎不会使宿主患病,而且可能是有益的。一些新病毒类似于噬病毒体,这是一种感染试图感染宿主细胞的其他致病病毒的病毒。

 

克里斯托弗·贝拉斯表示:“为什么在微生物基因组中发现这么多病毒还不清楚。我们最有力的假设是,它们保护细胞免受危险病毒的感染。”

 

在地球上生活就意味着要与病毒作斗争,病毒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实体,它们共同感染着每一种生命形式。它们是高度多样化的,使用许多不同的策略来利用它们的细胞宿主。

 

抛开关于病毒是否活着的语义争论不谈,它们肯定会把自己插入到其他生物的生命中。有些甚至通过将它们的DNA添加到宿主细胞中,并成为其基因组的一部分来进行复制。

 

当这种情况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时,它会导致内源性病毒元素(EVEs),或者病毒DNA在宿主物种中代代相传。

 

科学家们已经在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在内的许多生物中发现了EVEs。例如,哺乳动物的DNA中携带着各种各样的病毒片段,大约8%的人类基因组由来自古代病毒感染的DNA组成。

 

该研究的作者解释说,其中大多数不再具有功能,被认为是“基因组化石”。研究表明,EVEs可以适应人类和其他生物,但可能有助于抵御现代病毒。

 

研究人员指出,对于许多单细胞真核生物来说都是如此,并指出这些微生物通常会被巨型病毒感染和杀死。

 

如果一个病毒噬菌体已经在宿主细胞中,它可以重新编程一个巨大的病毒来构建病毒噬菌体,而不是自我复制,这可能会拯救宿主。

 

根据这项新研究,来自新发现病毒的DNA与噬菌体DNA相似,这表明微生物可能会享受到一些针对巨型病毒的保护,这要归功于驻留在它们基因组中的“内置”病毒。

 

研究人员写道,到目前为止,对EVE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和植物上,很少关注原生生物(任何不是动物、植物或真菌的真核生物),尽管它们代表了地球上大多数真核生物的生物多样性。

 

发现隐藏在微生物DNA中的数千种新病毒并不是贝拉斯和他的同事们的最初目标,他们计划研究他们在奥地利蒂罗尔州的一个高山湖泊 Gossenköllesee 的水中发现的一组新病毒。

 

克里斯托弗·贝拉斯说道:“最初,我们想通过我们的研究找到新的‘波林顿样病毒’的起源。然而,我们不知道哪些生物通常会被这些病毒感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来测试所有已知DNA序列的微生物。”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得到了“Leo”的帮助,这是因斯布鲁克大学的一个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可以有效地分析大量数据。

 

在许多微生物基因组中,研究人员注意到来自病毒噬菌体和其他病毒的基因,他们决定进一步调查,使用Leo系统地分析所有公开可用的原生生物基因组组装草图。

 

他们写道,他们发现EVEs“隐藏在单细胞真核生物基因组中重复的、难以组装的区域中”,并指出,一些物种中数千种整合的病毒表明,病毒构成了一条重要的、以前未被识别的原生生物基因组条带。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还发现证据表明,许多原生EVEs不仅是基因组化石,而且是功能性病毒,“这表明,这些元素的不同阵列可能是宿主抗病毒系统的一部分。”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欢迎访问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