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百欧博伟生物biobwcom
百欧博伟生物biobwcom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8,138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恶臭假单胞菌的性质与用途及生产工艺!

(2023-08-24 10:45:55)
标签:

知识

技术

方法

分类: 微生物菌种

          恶臭假单胞菌的性质用途生产工艺!

 


恶臭假单胞菌,革兰阴性杆菌,有些菌株为卵圆形,单端丛毛菌,运动活泼。专性需氧,最适生长温度25~30,42不生长,4生长不定,菌落与铜绿假单胞菌相似,但只产生荧光素(青脓素),不产生绿脓素,借此可与铜绿假单胞菌相区别,其陈旧培养物有腥臭味。常见于双胞蘑菇的黄斑病害,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危害较大。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59994

提供形式:冻干物

拉丁属名:Pseudomonas Putida

中文名称:恶臭假单胞菌

属名:Pseudomonas

种名加词:putida

其它中心编号:=CGMCC 1.1813  =JCM 1477  =ATCC 25416

来源历史:←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12606) ←CGMCC

收藏时间:2008.1.5

资源归类编码:15131134101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研究;分析检测

具体用途:研究、质量控制

特征特性:G-杆菌,赖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吲哚、伏-普实验阴性,柠檬酸盐实验阳性,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不产H2S。专性好氧,最适pH7.4~7.6。    

生物危害程度:三类

致病对象:无

培养基:蛋白胨 5.0g,牛肉浸取物 3.0g,NaCl 5.0g,琼脂 15.0g,蒸馏水 1.0L,pH7.0。[注] 培养芽孢杆菌时加入5mg MnSO4·H2O,则有利于产生芽孢。

培养温度:30

资源保藏类型:培养物

保存方法:真空冷冻干燥法

实物状态:有实物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

用途:研究;分析检测;研究、质量控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储存条件:冻干菌种和试管斜面请置于 2-8冷藏。西林瓶菌种请置于-20冷冻。

 

二、耐药性

恶臭假单胞菌为无芽胞革兰阴性需氧细长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一般认为是鱼类的一种病原菌及环境污染菌,对人体是一种少见的机会致病菌,未引起临床重视。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此菌耐药性上升,当患者出现菌群失调、宿主免疫力低下或创伤后等情况时,导致其感染率上升。有研究在233株非发酵菌中,恶臭假单胞菌检出48株,达20.6%,尿中检出率也较高,常因表现为难治性感染时被临床发现。

 

三、临床表现

从患者年龄看,以老年患者占同期检出假单胞菌属细菌百分率较高,基础疾病以终未期肾病检出恶臭假单胞菌占同期同类基础疾病检出的假单胞菌属细菌百分率最高,其次为严重软组织损伤、呼吸道慢性疾病伴有呼吸功能受损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免疫机能受损的患者,提示恶臭假单胞菌作为条伴致病菌,致病力弱,其感染多见于老年患者,主要是有侵入性操作伴有基础疾病的免疫机能低下患者,应引起临床注意。

 

四、培养条件

1、培养基编号:CM0002

2、培养基成分:蛋白胨 5.0g,牛肉浸取物 3.0g,NaCl 5.0g,琼脂 15.0g,蒸馏水 1.0L,pH7.0。[注] 培养芽孢杆菌时加入 5mg MnSO4·H2O,则有利于产生芽孢。

3、需氧类型:好氧

4、培养温度:30

 

五、注意事项

1、菌种常规培养时间:细菌 1-2 天,酵母 3 天,霉菌 5-7 天,大型真菌 7-10 天。

2、试管斜面菌种请尽快转接,不建议长期存放。

3、初次使用时请按照本说明书推荐条件进行复活培养,如使用其它类型培养基或培养条件造成菌种不活等损失,我单位不负责任。

4、使用者应保证菌种的安全存储和操作,带菌废弃物应高压灭菌处理后丢弃。

5、与菌种相关的其它信息请参阅微生物菌种查询网网站

 

六、冻干管打管说明书

1、安瓿瓶开封:用浸过 75%酒精的脱脂棉檫试冻干管表面进行消毒,将管顶端于酒精灯外焰上均匀加热;立即滴 2-3 滴无菌水于加热部位,使管壁破裂;再用镊子或其他适宜工具敲下破裂处。

2、菌株恢复培养:用无菌吸管吸取 0.5ml 左右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去掉琼脂即可)于冻干管中将冻干菌粉全部溶解。将溶解后的菌悬液转移至盛有 4~5mL 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混匀,并取 100μL 转接到固体培养基上。将液体试管和斜面试管于推荐条件下静置培养。

3、注意事项:菌种活化前,请将安瓿管保存在 2-8的环境下,某些菌种经过冷冻干燥保存后处于休眠状态,延迟期较长,需要转接至 2-3 代恢复活力。

4、复苏后的菌种在传 1-2 代后使用。

5、暂不启开的安瓿管应于 4中保藏(特殊除外)。

6、冻干管打开后需一次用完,不能留存。

7、打管操作需由专业微生物技术人员在相应的防护设备中进行,生物危害程度为三类的菌种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打管时冻干管应远离面部,保护眼睛。

8、打管操作应在烧杯或托盘上方进行,用完冻干管应灭菌处理后丢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