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铜绿假单胞菌的性质与用途及生产工艺!

(2023-03-31 10:12:04)
标签:

知识

技术

方法

分类: 微生物菌种

          铜绿假单胞菌的性质与用途及生产工艺!

 


一、菌株简介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原称绿脓杆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本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革兰阴性杆菌,菌体细长,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本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h,形成大而扁平、湿润、有金属光泽、蓝绿色透明溶血环的菌落,有生姜味。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可形成5种不同的菌落:

 

1)典型菌落:菌落形态不规则,边缘呈伞状伸展。

 

2)大肠菌样型:菌落圆形凸起,无色透明,似大肠埃希菌。

 

3)粗糙型:菌落呈纽扣状,表面粗糙,或菌落中央隆起边缘扁平。

 

4)黏液型:菌落光滑,隆起,呈黏液装,嵌入培养基中,不易挑起,似肺炎克雷伯菌菌落,但菌落成无色半透明。

 

5)侏儒型:生长缓慢,培养18h尚不见菌落,24h后才有细小菌落。

 

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pyocynin)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pyoverdin)等。在血平板上会有透明溶血环。

 

二、细菌特性

 

1)形态染色革兰阴性杆菌,菌体呈球杆状或长丝状,长短不一;单个、呈双或短链状排列;无芽胞,有荚膜,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临床分离株常有菌毛。

 

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菌,部分菌株能在兼性厌氧环境中生长,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生长温度范围是25~42,最适生长温度35,4不生长而42生长是该菌的鉴别点之一。在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上均可形成5种不同形态的菌落:

 

典型型,菌落呈灰绿色,大小不一,扁平湿润,边缘不规则,呈伞状伸展,表面常可见金属光泽;

 

大肠菌样型,菌落圆形凸起,灰白色半透明,似大肠埃希菌菌落;

 

黏液型,菌落光滑凸起,呈黏液状;

 

侏儒型,细小,无光泽半透明菌落;

 

粗糙型,菌落中央凸起,边缘扁平,表面粗糙。在血平板上常可见透明溶血环,有生姜气味;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混浊生长,表面可形成菌膜,在SS琼脂平板上,该菌经过24h培养形成较小无色半透明菌落,一般不易与沙门菌和志贺菌菌落相区别,但经48h培养菌落中央呈棕绿色。铜绿假单胞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产生多种色素,主要为绿脓素(为铜绿假单胞菌特征性色素)和青脓素(荧光素),前者为蓝绿色。从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约有80%~90%产生绿脓素和青脓素。

 

3)生化反应氧化酶阳性,在OF培养基上,能氧化利用葡萄糖、木糖产酸,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乙酰胺酶阳性,液化明胶,利用枸橼酸盐,还原硝酸盐并产生氮气,吲哚阴性。

 

4)抗原构造铜绿假单胞菌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黏液(S)抗原和菌毛抗原。O抗原有两种成分:一种是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免疫性强,具有属特异性;另一种为脂多糖(LPS),具有型特异性,可用于细菌分型。

 

5)抵抗力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比其他无芽胞菌强,在潮湿的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对干燥、紫外线有抵抗力,但对热抵抗力不强,临床分离菌株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

 

三、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异常复杂,总括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细菌产生抗菌活性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

 

细菌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DNA旋转酶等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逃避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

 

外膜通透性降低。

 

生物膜形成。

 

主动泵出系统;等等。

 

其中主动泵出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中起着主导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