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109人食管癌细胞的处理与传代及应用!
(2022-07-01 11:06:11)
标签:
技术方法应用 |
分类: 细胞 |
一、背景
ECA-109人食管癌细胞是于1973年从人食管中段鳞癌组织通过小组织块原代培养建系而来的;Eca-109细胞可在BALB/c裸鼠移植成瘤(STR检测位点同HELA)。
培养基及培养冻存条件准备:
准备RPMI-1640培养基添加NaHCO3 1.5g/L,D-葡萄糖2.5g/L,丙tong酮酸钠0.11g/L),90%;优质胎牛血清,10%。
培养条件:气相:空气,95%;二氧化碳,5%。温度:37摄氏度,培养箱湿度为70%-80%。
细胞处理:
复苏细胞:将含有1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加入4mL培养基混合均匀。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基后吹匀。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将细胞悬液加入10cm皿中,加入约8ml培养基,培养过夜)。第二天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
细胞传代:如果细胞密度达80%-90%,即可进行传代培养。
传代方法:
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润洗细胞1-2次。
加2ml消化液(0.25%Trypsin-0.53mM EDTA)于培养瓶中,置于37培养箱中消化1-2分钟,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拿回操作台,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少量培养基终止消化。
按6-8ml/瓶补加培养基,轻轻打匀后吸出,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液后吹匀。
将细胞悬液按1:2到1:5的比例分到新的含8ml培养基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二、应用
用于α-细辛醚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探讨α-细辛醚抗食管癌作用靶点及机制,为临床运用中药治疗食管癌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同时也为临床治疗食管癌增添一种高效、低毒、价廉的中药制剂。
方法:
1、用不同剂量的α-细辛醚注射液,依次作用在人食管癌细胞株上,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测定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通过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绘制增殖抑制曲线等,综合分析α-细辛醚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2、应用普通倒置显微镜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α-细辛醚作用于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后,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学变化。
3、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探讨α-细辛醚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的增殖抑制的作用及机制。
4、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细胞内的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CyclinD1和CDK4)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探讨α-细辛醚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作用机制及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
结果:
1、α-细辛醚作用在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显示有明显的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表明量效关系明显,回归方程为:Y=0.5376X+4.022,其中,R2=0.993,P=0.000﹤0.05。
2、α-细辛醚处理后,可见细胞典型的凋亡改变,细胞缩小、核膜有的厚薄不均或者呈半月形状,另外可见部分细胞膜结构破坏。
3、α-细辛醚作用24小时后,G0/G1期的细胞数显著升高,跟阴性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S期的细胞数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组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2)凋亡指数和阴性对照组的相比,与剂量的增加成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