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短波单胞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与培养方法!
(2022-03-14 09:43:29)
标签:
方法知识健康 |
分类: 微生物菌种 |
缺陷短波单胞菌(B revund im onas d im inu ta)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菌落特征为灰白色,中心凸起,边缘不整,似草帽状。
一、产品信息
平台编号:Bio-85122
规格:冻干粉
拉丁属名:Brevundimonas Diminuta
中文名称:缺陷短波单胞菌
拉丁名称:Brevundimonas diminuta
其它保藏中心编号:=DSM 1635=ATCC 19146= CCUG 24715=LMG 10743
来源历史:←DSMZ
收藏时间:2016/4/5
原产国:德国
资源归类编码:15131120102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研究
特征特性:革兰氏阴性杆菌。 不能通过0.2μm膜过滤器。
具体用途:制药和个人护理产品质控菌株;过滤杀菌控制菌株;膜过滤器测试菌株;无菌保证测试菌株;《YY/T 0918-2014 过滤膜 过滤器 细菌截留实验》及2015版药典中“过滤除菌法”中指示用菌。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培养基编号:CM0002
培养基名称:营养肉汁琼脂
培养基成分:蛋白胨 5.0g,牛肉浸取物 3.0g,NaCl 5.0g,琼脂 15.0g,蒸馏水 1.0L,pH7.0。[注] 培养芽孢杆菌时加入5mg MnSO4·H2O,则有利于产生芽孢。
培养温度:37
需氧类型:好氧
分离基物:蜡样芽胞杆菌培养物污染菌
保存方法:-80冰箱冻结法;真空冷冻干燥法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
提供形式:冻干物
用途:制药和个人护理产品质控菌株;过滤杀菌控制菌株;膜过滤器测试菌株;无菌保证测试菌株;《YY/T /918-2/14 过滤膜 过滤器 细菌截留实验》及2/15版药典中“过滤除菌法”中指示用菌。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菌株简介
通过微生物侵入挑战性试验,考察按生产工艺分装后注射剂容器密封系统的完整性。方法:取50个在生产线上按生产工艺分装有灭菌培养基的玻璃瓶置于缺陷短波单胞菌浓菌悬液中,经适当抽真空后恢复常压,外表面用消毒剂消毒后置30~35培养14d,观察微生物侵入情况。结果:培养14d后,有微生物侵入的玻璃瓶数为0个。结论:本次分装后的容器胶塞密封性完好,微生物无法侵入。微生物形体微小,极易通过各种途径入侵、扩散,目前的检疫、检测措施又难以及时发现和阻隔,而微生物入侵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均构成严重威胁。
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diminuta,BD,前称微小假单胞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菌落特征为灰白色,中心凸起,边缘不整,似草帽状。该菌一般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及河湖中,缺陷短波单胞菌产生的有机磷酸酯水解酶可以水解有机磷酸酯类。
三、缺陷短波单胞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许是造成缺陷短波单胞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缺陷短波单胞菌感染虽然发病率低,但致病作用较强,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明确病原学诊断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正确选用抗生素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结合本调查缺陷短波单胞菌感染治愈体会,我们认为以下抗菌药物为治疗缺陷短波单胞菌肺炎的有效药物:头孢匹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四环素.此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范围很广,如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克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哌拉西林,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调查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时更换了对缺陷短波单胞菌耐药的庆大霉素,采用了对缺陷短波单胞菌敏感的头孢匹美治疗,成功地治愈了缺陷短波单胞菌的感染。
四、培养方法
1、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工业发酵的有用菌种,其筛选步骤包括菌种分离、初筛和复筛。
2、挑选具有某种能力的有用菌种,也称种子制备,是指菌种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扩大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生产菌种的制备过程。以作接入发酵罐中进一步扩大菌体量及合成产物之用。
3、种子制备包括孢子制备和菌丝体制备 菌种制备。
4、保存在沙土管或冷冻管中的生产菌种,用无菌手续挑取少许,接入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在25(或较高温度)下培养5~7天(或较长时间。所得孢子还需进一步用较大表面积的固体培养基以获得更多孢子(对于霉菌类孢子制备,多数采用大米、小米之类的天然培养基)。
5、将培养成熟的斜面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扁瓶固体培养基上,于25~28培养14天。将成熟的扁瓶孢子于真空中抽干,使水分降至10%以下,并放入 4冰箱中备用。一次制得的孢子瓶可在生产上延续使用半年左右。
6、如果有些生产菌种不产孢子,如赤霉素产生菌或产孢子不多的,则可采用摇瓶液体培养制得菌丝体,作种子罐的种子。种子罐的目的是使接入有限的孢子或菌丝体迅速发芽、生长、繁殖成大量菌体。其中的培养基组分应是易于被菌体利用的碳源(如葡萄糖)和氮源(如玉米浆),及无机盐(如磷酸盐)等。作为发酵罐的种子应生命力旺盛、染色深、菌丝粗壮,无杂菌及异常菌体。接种量一般在10%~20%。
五、使用范围
(1)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完全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这种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清楚,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Czapek)培养基等。
(2)天然培养基。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后者用于培养细菌。这类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很不恒定,也难以确定,但配制方便,营养丰富,培养效果好,所以常被采用。
(3)半合成培养基。在天然有机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已知成分的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培养霉菌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这类培养基能更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