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19-09-19 14:08:09)
标签:
教育 |
《小学四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杨家砭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过程。在相互倾听中,学生明白了对于同一个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解释,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激发彼此的灵感,从而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与互助。在教学中,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课题界定
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 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又借助语言对人们的思维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在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语言习惯的培养,善于适时引导,会让数学课堂更加精致,更加简炼,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
四、研究思路(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2019年3月-
2019年4月)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2019年5月-2019年8月)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是:
一、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是培养孩子表达的关键。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思维单一,语言不完整,不会有意识地说一句完整的话。根据学生的这种弱点,训练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用完整的话来回答别人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他们学说完整的话。现在的孩子看得电视多,也最喜欢看的是电视卡通片、故事。我抓住时机与孩子交流:“你听到了什么?”有时漏看了一集或一部分,我就及时向孩子转述,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他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因为要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必须看得分明,必须仔细观察。
三、鼓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再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条理地、完整地表达出来。数学的逻辑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条理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叫复杂的思维过程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说的条理性。教学中可通过看图说话,表述图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全面地看图,看清图上画得是什么,让学生能根据不同图意学会讲几句话。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第三阶段:交流总结阶段(2019年 9月-2019年 10月)
五、预期成果(即该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1、课堂上,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 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又借助语言对人们的思维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2、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能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