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h202235课题研究成果1(论文)

(2023-12-19 15:15:04)
转思融情  以德育心

                          ——我遇“融课堂”教育教学感想(获奖)

初闻“融课堂”,是于2021年暑期的八月份参加了区里组织的培训活动。细听了融课堂建设指南中的主题以及内容,对于其中的含义以及中心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想法与见解。其实无论是“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还是“新教育”的教育改革,其综合所述,离不开的二字便是教育。那么究竟何为教育呢?在我浅薄且不成熟的人生观中看来,教育实则就是天底下最为简单却又最难做好的一件事情。普天之下,所有的人几乎都在自己的一生中受过他人或社会层面的教育,可大可小,可多可少。这是一个非常广而泛之的话题,我深知以自己的学识经验尚还不能对于“教育”进行过深的剖析与定义,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所拥有的也不过是在乡镇从事了几年的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所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我看来,“教育”与“爱”是紧密相通的,亦是不可分割的,两者间最大的联系便是——孩子。有爱的教育不一定就是好的教育,但倘若没有秉持对于教育的那份热爱,便一定不会成为高有成效的教育。就如多年前张艺谋导演的那部《一个都不能少》中的魏敏芝,正是基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教育职责以及对班上那些个孩子的关爱,才成就了这部感人至深的电影。针对这些个因素,以及今年“融课堂”建设的推进和落实,我想仅从我个人尚不成熟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见解之中,谈谈我在“融课堂”的教育教学背景下的两点感悟:

一、 学科整合 融德于思

    情感的教育往往来源于心灵的沟通,步入教育行业,成长为一名怎样的教师才能与学生的心灵有更深入的沟通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教授孩子们对于朗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相关语文素养学识的同时,还有一门课程的重要性也难以忽略,那便是《道德与法治》。育人先育心,《道德与法治》前名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与生活》,2016年的9月1号教育部办公厅对于教材进行了改版与更名,但唯独未变的中心思想仍然是按照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为核心。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就曾提出:“这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而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小学六年德育与情感意识的培养,其效力相当于一门强剂的《心理学》,让学生在困难中明白如何迎刃而解、在危险中了解如何正确逃离、在与他人发生争执时懂得谦让大度是美德的真理……当我们教师能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之时,才能真正建成教育强国,培养国家之栋梁。我从事小学教育六年多,这六年来均做了低年段的班主任,面对低年段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发现比起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孩子们对于每周的班会课以及道德与法治课都充分体现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个个生活中的点滴片段、课本插图中的小故事、与教本相关的故事讲解等,这些都构成了孩子们兴趣的交织点,孩子们在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抑或是视频图片中,习得做人的道理。学校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影响是足够深远的,现今的社会,总会有那么些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缺乏情感的沟通和关注,一心将重心偏向于孩子的学习上,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以及心理的发展,很多不堪重负的孩子没有办法抵消这种情绪和意识,便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付诸于世,倘若在家庭或者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能够拾得一份抵挡不良情绪的良药,拥有相应的情感意识,相信世间会少去很多无故陨落的花季……

二、达己成人  转思融情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你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要努力地去做到你心中希望的那个样子。”作为教师这份职业,在于很多人看来,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份能够“达己”亦可以“成人”的职业,其实并不然,我们或许可以对班级三四十或者更多的孩子针对每个人的学情、性格以及心理特点等一一掌握熟知,但对于自己的孩子,或许是身份的不同,总不能均衡看待问题。还记得在去年的开学初,我们班上来了这样的一个孩子,她样貌清秀,嘴巴伶俐,可就是心思不在学习上。只要是一上课就开始小动作不停,小手总喜欢在桌肚里摸东西,被我批评过几次后,稍有好转,可这样不专注的学习方式还是每日都有发生,班级里做作业时,她永远是那个速度最慢也最理解不了题意的孩子,我尝试把她拉到办公室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讲题,可是哪怕你与她只有一公分的距离,她对于你的话就如同对牛弹琴一般,无论你问什么,她始终都保持着无动于衷的态度。这样的学生让我倍感焦虑与无奈,于是我在一次作业辅导中,实在没忍住,就利用微信联系了孩子的妈妈,我说我想当面和她聊聊孩子的学习问题。孩子的妈妈也很配合,在我挂断语音通话后不久便来到了我办公室。我一五一十地和孩子妈妈聊了她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在说的过程中,我的情绪有些焦躁,孩子妈妈默不作声,等我说完后,她带着一丝无奈的语气和我说:老师,不瞒你说,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我在家也做了很多工作。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让她读书,复习昨天学习的内容,然后带着她预习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为了让她对学习感兴趣,也给她报了几个兴趣班,想着培养她做事情的专注性,送她学跳舞,写字这些她都很感兴趣,学的也很快,可是一旦到了学认字算数,她就怎么也听不进去……我默默地听了孩子妈妈说了很久,看着她无奈的眼神中泛起地一丝泪花,我突然就想到了自己……女儿今年刚上幼儿园小班,我一直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只要开心就好,学什么是次要的,可是当老师告诉我,我家孩子画画时不肯好好涂色,上课喜欢插话时,我开始慌了,不经意间,家里各种涂色本,控笔描线本等堆在了家里的小桌上,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让女儿进行涂色,并告诉她要认真完成,在家里也会不断地跟她重复在幼儿园要遵守纪律,不可以讲话……而现在当我将目光投向此时站在我身旁的孩子妈妈时,我突然发现其实我们都是一类人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长为优秀的人,可是我们都不是圣人,也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与普通。而当我作为老师在和孩子妈妈提及孩子的种种不是时,最为难受的应该是那个背后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的母亲吧。以母之心,理解他人之不易,教育,亦是如此。如果我们教师能在工作与生活中进行思维的转换,真正的理解孩子,走进孩子与家长的内心,将班级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将自己变成你所期望的优秀教师的模样,那必然是一种达己又成人的过程。

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源远流长,耐人寻味的艺术,在追求这门艺术真理的背后,我们教育行业的每一位教师都有着任重而道远的重任。“融课堂”的教育理念还有待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摸索和实践,但我们需要看清的是孩子的教育它远远不是不是一朝一夕的形成,更像是那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焰,经久不衰,火力十足,充满着无限的可能,而我们教师则是坚固耐用的木材,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一路随行,排忧解难,慢慢磨耗着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无悔无怨,从而静待花开的声音,期盼着桃李满园的硕果飘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