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202235-10课题研究活动6(撰写活动案例)
(2023-05-08 09:58:12)一、活动内容:聚焦低年级“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
(一)活动时间:11月18日
(二)活动地点:学校办公室
(三)主
(四)参加人员:课题组成员
(五)活动主题、内容:
聚焦“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围绕同一学习主题,拓展多学科视角,引导学生形成全局性理解,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价值。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1.深入教学实践,基于“融课堂”的建设背景和对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理解,设计对应的教学活动以及学习单。
2.课题组各成员做好记录和资料的收集,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刨析。
(七)解决了什么问题:
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开展跨学科主题的学习,在增强学生的表达以及课堂表现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中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作用。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课题组成员通过讨论和交流,发现低年级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并非是单纯性的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进行整合即可,它更需要注重的是帮助学生养成参与意识,对一节课上所相对集中的学习主题能够形成全局性理解。
(九)下一步工作构想:
积极探索学科整合教学的教学实施,更加深入地理解该内容的价值追求。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一)题目:浅谈低年级学段“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
“融课堂”建设指南中提到了学习资源融通的目标定位,其中就指出我们要深度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不同学科的跨界融合学习,线上线下相连接,课内课外相贯通,校内与校外相整合,推进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探索“互联网+”课堂教学变革。而低年级学段作为在情感、能力、语言等方面都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年龄,我们应以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设计有利于学生在认知以及情感能力上得以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在此基础上,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我们把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学生的育人导向相结合,旨在通过进一步的教学活动实践,使学生对于知识的融汇贯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知。在探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课题组各成员也相对于如何设计“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活动提出了疑问。有的成员认为学科知识的灌输与认知是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一旦打破,是否合乎常理?也有课题组成员认为教学活动的多样化设计,会不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误解,例如原本的语文学科应该是以识字、写字、阅读为主,而当下的教学设计如何过于在意知识的融通,会不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学科内容的真正含义?针对这些个疑惑与问题,我们课题组的各成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交流,实际上,学科知识的贯通并不是当下才兴起的,我们纵观当下的学科教学,可以发现其实“跨学科学习本身就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所呈现。例如在教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它向学生呈现了描写春天的八个成语,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这些成语表达的含义,我们会出示相关的图片进行解说,学生在优美的图片中理解了什么是“柳绿花红、百花争艳、冰雪融化、泉水叮咚......”这些图片背后所揭示的是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发展。所以说,低年段的学生在可塑性上相较于其他年级的孩子来说,更具有发展的空间。这也是我们在逐步实施学科整合过程中所慢慢发掘到的现象,以此来慢慢推进跨学科整合教学的有效实施性。
三、成果展示
(一)成果名称:
低年级的学生在情感表达,知识积累中存在经验不足、思维拓展不够等现象。因此在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的目标定位应该更加精准。而我们教师也应该努力发挥自身的教学内容的创造性,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针对第一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何达到跨学科学习的目标要求?社会学认为,家庭环境是人类的第一空间,工作和学习的环境是人类的第二空间,不受利益制约的非正式公众场域是人类的第三空间。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家是第一空间,教室是第二空间,学校和社区、图书馆等属于第三空间。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学生会有不同的角色意识和行为特点,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方式。
下面以口语交际“我爱图书”跨学科学习活动为例,说明活动设计的过程:
1.学习目标
低年级跨学科学习内容聚焦开阔学习领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实现能力的发展。立足“走进、打开和建构”的目标定位,“我爱图书”跨学科学习活动基于三个活动场域设定目标。
(1)在班级,通过阅读活动了解图书的基本信息,并将自己最喜欢的书介绍给别人,能够把理由说清楚。
(2)在阅览室,了解借阅和归还的规则,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整理图书,并学会在特殊场合讲话时使用合适的音量。
(3)在书店,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家长陈述选购图书的理由;能够与售货员交流,正确使用货币,完成购买流程。
上述目标紧扣“图书”这一对象,通过在不同场域中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爱图书”的情感,掌握读书、介绍书、借书、买书的基本方法,对“阅读生活”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学习目标的综合性首先体现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的综合,其次体现为对语文、数学、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最后体现为学习能力与精神成长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