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包括的主要内容总则

(2020-02-24 11:20: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包括的主要内容总则

  1.制定《信托法》的目的

  立国不可一日无法,信托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也一刻离不开金融信托法。从广义方面讲,信托法是调整信托业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狭义方面讲,是指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二十一次会议上通过、自2001年10月1日起开始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作为调整和规范信托基本关系的专门法律,其目的理应是为了规范信托行为,保护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信托业的监督管理,促进信托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具体体现在《信托法》第1条,即:“为了调整信托关系,规范信托行为,保护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信托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从这一目的来看,它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1)规范信托行为。信托行为应该符合法律规定,这是信托各方当事人的一项义务。因为金融市场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市场,信托关系当事人是金融市场上的参与者,其行为结果不仅会给当事人各方带来影响,而且也会关系到该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法律规范信托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受托人从事风险较大的业务和冒险经营,以保证信托行为这一“车辆”在《信托法》这一“交通规则”的管理下安全运作。

  (2)保护信托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为信托关系当事人的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在信托业务运营的过程中,他们都有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信托法》在调整这一关系时,首先要保护各方的权益不受侵犯,禁止有关主体的非法行为和活动方式,以实现对上述不同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

  (3)促进信托业健康发展。《信托法》调整信托关系、规范信托行为、保护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总体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信托事业的健康发展。只有信托事业规范、健康地发展,信托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相应的保护,信托目的才能如期、顺利地实现。

  (4)加强对金融信托业的监督管理。具体表现在对金融信托机构:

  1)资格能力的审批和许可;

  2)要求其经营活动必须按法律规定的方式和范围进行;

  3)经营的商品和业务种类也要由有关法律规定,不得擅自经营;

  4)经营的信托财产价格也要受到法律直接或间接的控制;

  5)重大变更只有经过批准方能生效。

  2.规定信托的定义

  规定信托的定义是准确制定《信托法》其他条款的基础,也是区别信托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的关键。在金融信托的定义中,不仅要明确各方当事人,而且还需明确界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不仅要从功能上表达出来,而且还要从程序上加以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对信托的定义,基本上符合了以上要件,例如,该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受托人,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这个定义是比较科学、规范的。

  3.明确信托当事人及信托业务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3条明确规定了信托关系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信托业务主要有民事信托、营业信托和公益信托。在法律上明确界定信托当事人和信托业务的范围,有助于我国主管当局对信托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促进信托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信托目的的实现。

  4.规定从事信托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从事信托活动,首先必须遵循守法原则,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5条规定,信托当事人凡从事信托活动,都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其次,必须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讲究公平、公正,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消息来源:小貔貅信托https://www.pixiuvip.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