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信托业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2019-12-27 17:06:36)

  英国信托业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英国信托的奠基阶段。在1873年英国颁布《司法条例》之前,存在衡平法与普通法两种法律制度的对峙,期间由于衡平法裁判所的判例增多,给予财产的间接遗赠许多便利,于是信托制度的基础就确立起来。

  第二,英国信托的制度化阶段。在此之前,英国信托事务的处理,积100多年的习惯行事,并无一定的办事标准,所以时有财产纠纷的发生。自从1893年颁布《受托人条例》后,确定了经办信托的准则,得到法院的监督,开始了信托的制度化。

  第三,英国信托的有偿阶段。在此之前,英国的信托虽然有了办事规范,但又不能强求某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而成为受托人,于是才有1896年的《官选受托人条例》与1897年《官选受托人条例施行细则》的颁布,解决了受托人不能确定的困难,此时官选受托人得用信托财产的多少征收相当的报酬。这样,在英国向来采用私人资格义务办事的信托事务,开始出现信托的有偿服务。这是信托史上一种重大的变革。

  第四,英国信托的法人受托阶段。英国在1908年创设官立信托局,开始出现纯粹的团体法人。在此之前,英国居于受托人地位的都是个人为主。官立信托局受托事务费用甚低,都按实费开支,不收取其他任何报酬。

  第五,英国信托的营利阶段。进入20世纪,英国出现不少私营的信托公司,多数银行的保险公司也纷纷兼营信托业务,于是信托业务渐趋商业化,此时的英国信托从无偿信托演变为有偿信托。又从有偿而无任何收益的信托演变为以营利为目的而经营信托的团体法人,这又是英国信托的一次跃进,从此,信托形成一种专门的行业,并且发展很快,在20世纪前半叶,英国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已达60余家,其分支机构几乎遍及全国。

  从英国的信托史来观察现代信托业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其形成是有规律性的。它从个人受托为主,向以法人受托为主演变而来,从无偿信托为主,向有偿信托和营业信托演变而来,正是这种演变,才有今日的现代信托业一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信托机构的存在。

  英国信托制度的确立和信托业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必然。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更快发展,社会分工更细密,经济交往更频繁,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为了有效管理和处理其财产,但又因为自己力所不及,就很需要有专业性,稳定性的受托人为之服务,这就为信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信托业务制度由此便在英国得以确立。因此我们说,工业革命在使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信托业务制度也提出了客观的需求。

  工业革命是一场巨大的经济革命.使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以至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机器代替人工,以蒸汽力代替人力与自然力,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此背景下,很多财产所有者看到,或者由于某种限制,他们不能以最小的成本来管理和运用自己的财产,以获取最大的收益,或者由于某种原因(外出死亡等),他们根本就无力管理自己的财产。如果能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具有更高管理水平的个人或法人经菅,无疑将大大节省自己的劳动力,而且能带来更大的收益。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信托经济关系得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认可。同时,生产方式由个体小生产转变为资本主义大生产,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工厂制等,生产手段的私人所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社会化的大生产对社会公益、个人理财信托产生了需求,也对受托人从个人向法人的转变起了推动作用。

  因此,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的信托机构纷纷成立。1886年伦敦出现了第一家办理信托业务的信托机构——伦敦信托安全保险有限公司,1888年又成立了伦敦法律保证信托协会,1908年创立了政府的信托机关官营受托局。这时,各种信托法规也纷纷出现,如1983年的《受托人条例》,1896年的《官营受托人条例》等等。

  虽然信托业务制度在英国得到了承认,但由于一些传统习惯和历史的原因,致使信托业务在英国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此时英国的信托业务还主要是民事信托,其建立的信托业务制度亦可说是民事信托业务制度。信托业务从民事信托发展到金融信托源于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美国。

信息来源:家办之家https://www.familyofficesch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