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信托业(1949-1955年)介绍
(2019-12-03 11:06:5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信托业(1949-1955年)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统治中国的历史,彻底摧垮了它们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面对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困境的新中国,跨人了一个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历史时期,中国的信托业开始踏上了漫长曲折的发展之路。
(一)对旧中国的信托业实施接管与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对旧中国的信托机构根据其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国民党官僚资本控制的信托机构实行接管没收和改组的方针;对私营信托机构则实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如对中央信托局、中国农民银行、中央合作金库的信托部和各地的分支机构以及国民党各省市地方政府、地方银行附设的信托机构坚决予以没收,由人民政府接管并予以清理、停办;对附设于旧中国银行、旧交通银行的信托部进行了改组和改造。并允许其继续办理一些代理业务,代保管业务、仓储业务和运输业务以及某些房地产业务;对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信托机构采取赎买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首先,依据人民政府解放初期颁布的“银钱业管理办法”严格限制信托机构的经营范围,坚决打击投机活动。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疏导信托业的资金,使其运用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之上。随后即组织联合经营与公私合菅,1949年底全国银行、銭庄、信托机构息数已由1033家减少到833家。至1950年3月全国物价呈现稔定局面,市切上的虚假繁荣已消失,靠通货膨胀和商止投机的经济组织丧失了生存的条件。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银行、銭庄、信托机枸就有402家宣告倒闭,只剩下431家,从业人员由3万人减少到2万人左右,信托机枸中姿金不足,缺乏正常经菅基础者被淘汰出局。之后,实行了全金融的公私合营,至1952年年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完成了全金融行止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信托机构与银行、钱庄一并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二)社会主叉信托止的武亦
在整顿和改造私菅信托业的同寸,社会主义信托业也在部分城市试办。主要有两种信托机构,一是银行开办的信托部;二是信托投资公司。
最先试办的信托机构是1949年11月设立在上海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信托部,该部是在8中国银行信托部与旧交通银行信托部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主要经营一些特色房地产业务、仓储业务、运输业务、保管箱业务和代理业务等。其房地产业务是对金融系统接管的公共房屋办理买卖、租赁,并对职工宿舍进行调配和管理;仓储业务是对接管的银行仓库进行整合、管理,并办理有关物资的仓储;运输业务是为配合人民银行国内的押汇业务和中国银行的对外业务办理有关国内和出口的保管、联运转运等项业务;保管箱业务是利用接管过来的保管箱(约17000多个)主要为公营单位保管单证和贵重物品;代理业务则是利用银行对企业的存、贷、汇业务开办同城和异地的代理运输及保险业务。试办不足两年,至1951年9月先是停办了运输业务,后是其他业务陆续移交或停办。
除在上海市以外,在天津、北京广州也试办了信托机构。就天津而言,虽然解放前算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但信托机构数量很少,除官办中央信托局天津分局外,仅有久安信托和四行信托部2家,解放后均对其进行了接管和清理。至1951年6月试办了公私合营的天津市投资公司,由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领导(1953年改由天津市财委领导)。主要业务是发行投资信托证券,曾于1951和1952年发行过两期无记名式信托证券,发行后可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另外是为引导私营商业资本向工业转移,由投资公司接受私营商业的资金投资于新的工业生产领域或将资金及人员全部转移至公司投资的工厂中;其他则是仓储业务以及代理证券买卖和中长期贷款业务。该公司于1954年停办。
旧中国的北京市信托业一直缺乏独立性,没有多大发展,信托机构有中央信托局北平分局和新华银行信托部(1931年成立),国华银行北平信托部、上海通易信托公司北平分公司(1937年成立),金城银行北平分行信托部(1948年成立),这些信托机构在解放前夕业务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解放后只有金城银行一家之信托部在人民政府接管后继续营业,该部自天津恢复证券交易以后,就以办理代客买卖有价证券业务为主;北京市还在1950年组建了北京兴业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办理信托投资业务,重点是工业生产投资,这两家信托机构至1953年随全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停办,中国开始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仿效前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对金融实行单一体制,信托机构基本被取消,信托业消失沉没。唯有广州市在1955年3月成立了广东省华侨投资公司,是在强化侨务工作、鼓励华侨投资祖国经济建设事业,吸收华侨资本的形势下成立的。该公司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近30个分支机构,主要业务是办理信托投资,重点投资于工业建设项目,曾先后投资兴办了广州糖厂、麻袋厂、华侨大厦等80余个项目。该公司于1968年停业,由中国银行广州市分行接管了其资产。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实行对旧中国信托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和随后逐步进行的社会主义信托业的试办,几年的时间,至1955年信托机构被停办,信托业消沉,确实是中国实施计划经济、信托业失去客观经济的生存条件的必然结果。
信息来源:小貔貅信托https://www.pixiu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