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上

(2019-09-10 11:55:04)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

  在前面关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文献综述及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从居民家庭内部和外部探讨影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有关因素并加以提炼,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做铺垫。

  2.2.1内部变量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是居民行为人根据自身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出的决策安排,而不同的家庭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存在着差异。因此,户主年龄,性别,家庭财富等家庭内部的异质性特征是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1)户主个人特征

  户主是一个家庭作出重要决策的决策者,户主的个人特征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一,户主的年龄或家庭听处的生命周明阶段。根据现代资产配置理论,如果是单期的投资组合问题,那么我们仅需考总到当期期术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并为之努力即可。但现实中我们要面对的情况是不仅要考虑当期的资产配置,还要考虑后明的清费以及支出。因此,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户主需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考虑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问题,在不同的年龄段内,家庭对金融资产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年龄户主的家庭在金融资产组成上面也是不同的。

  第二,户主的性别。我国传统的观念是男性为一家之主,但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与发展,这一现状已被打破,有越米越多的女性担当着户主的角色。男女性别的差异是天生的,不同性别的人对不确定性的态度及承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由于每种金融资产的收益及风险状况不同,性别的差异会对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问题造成不一样的直观认识。

  第三,户主的受教育程度。金融资产的投资组合应当是具备一定知识门槛的决策行为,这是由金融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受过良好教育的行为人自然有较强的对新知识吸收消化的能力,即使设有系统的学习过金融经济知识。其较高的知识素养也会有助于其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和新兴金融资产的配置有着更快的了解和接受能力,从而能够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有着更为多元化的金总资产配置结构。虽然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居民也可以购买金融资产进行投资,但可以预期,不论是在金融资产的配置结构还是在配置效率上,相较有良好教育水平的家庭来说,都会更缺乏多样化及有效性。

  第四,户主的婚姻状况。户主的昏朋状况也可对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产生影响,结婚前由f没有家庭责任的担负,可能积累财富的动机不强,导致金融资产配置的规模偏低。而结婚后,由于户主的家庭责任使然,会使得户主的风险态度及投资行为更骗保守,从而影响到他们对家庭财富在各类金融资产上的配置情况。

  第五,户主的风险态度。关于风险态度,人们一般可归为三种类型: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型以及风险厌恶型。由于不同的金融资产具有不同的风险水平,当然也对应着不同水平的收益可能。因此,持有不同风险态度的户主对所在家庭配置金融资产的种类需求也是不同的。持有风险编好态度的户主所在家庭更倾向于能与到风险性金融资产中,比如对股票,基金等产品的投资:而持有风险厌恶态度的户主所在家庭则将更多的家庭财富配置到房产或者储蓄存款等无风险资产上来。

  第六,户主的职业。户主所从事的职业类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户主的薪资收入,从而影响到家庭财富的积累。如果户主从事的职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就业层次较高,则会带来较高的家庭收人,从面使得家庭在配置家庭资产组合时会有较大的可能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资产。

  第七,户主的消费观念及时间偏好。居民由于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消费习惯及投赛的时间偏好上有所区别。有的居民行为人相较远期消费更偏好于现期消费,同样,有的居民行为人在做跨期消费的预算决策时预算的周期较长,有些人则较短。这些因素反映在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t都体现为时间偏好的特点。偏好于现期消费的居民行为人及跨期预算周期较短的家庭都更注重资产的变现性,因此会偏好于回收期较短的金融资产种类,反之则注重金融资产的投资回报水平。

  2)家庭特征

  第一,家庭财富。家庭财富是影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设想,对于同一种金融资产来说,由于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同,拥有一万元财富的家庭和一百万财富的家庭自然持有不同的肯费态度。低收人的家庭在消费农食住行等基本开支外,很难扩大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加之金融市场所提供的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波动的特性,低收人家庭对金融产品的投资就会微乎其微。面当经济增长时,会带来居民家庭收人的增加,家庭的富格程度越高,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就会越大,自然也会配置更多种类及更大规模的金融资产。同时,较为富裕的家庭,由于其不受流动性约束的限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自由选择金融资产米更好地分散风险,因此,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行为也就更复杂。

  第二, 家庭的人口规模。家庭人口规模不同, 对金融资产种类及规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随着家庭人口增加,负担的消费等生活支出也在增大,加之家庭或许还会为后代配置房产,由此增加住房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挤占金融资产的配置,使得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数量减少,种类也趋于简单化。

  第三,是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现如今并不是所有的家庭收入都来自于工资额金。很大一部分家庭都没有固定的职业,面是专门从事生产经营等商业活动。因此,一个家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需求。一方面,当家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由于这类项目很少涉及金融资产。所以该类家庭投资的金融资产种类和数量较少。大部分家庭财富集中在实物资产上:另一方面,由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家庭会更注重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因此,理财观念可能会更强,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金融资产的配置。

  第四,是否拥有自有住房。住房相对于其他的资产来说,价值较高,在整个家庭资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及文化的影响,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渴求程度相对于国外家庭来说偏大。因此,当有一一定的财力时,居民家庭都会选择购置一套甚至是多套住房来自住或者投资。这会对居民配置其他的财产产生较为强烈的挤出效应,对金融资产的配置也不例外,不仅会减少金融资产配置规模,也会使得家庭对金融资产的种类需求趋于简单化。因此可以预期,对于总财富相同的家庭说,拥有自有住房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金融资产的投资需求。

  3)其他因素

  第一,家庭所在的区位。按地理位置划分,居民家庭在全国可分为东、中,西部三种区位;同一个地区的居民家庭又可以划分为城市家庭和乡村家庭。显然,由于我们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且城乡之间独有的二元经济体制,东部地区的家庭和城市地区的家庭相较于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的家庭会更为富格。同时,家庭所处的地区发展水平越高,所受的教育程度也会越高,因此不管是在金融资产的配置规模,配置结构还是配置效率上,都会领先于偏远地区的家庭。

  第二, 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判断。预期会对现行决策体系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是考量了整个生命周期内效用最大化的结果,并非单期的决策行为。例如,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居民家庭对未来收人的预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人预期的增加会使居民投资金融资产的偏好发生变化,在收人较少时,家庭财富主要以存款为主,主要目的是满足日常生活中交易的需要或者仅达到保值的目的即可。当预期收入增加时,居民开始关注金融资产的收益增值功能,因此,股票,债券等多种金融资产的特有比重开始上升,家庭金融的资产配置也趋于多样化。这样,经济的增长可以通过居民家庭预期的变化影响到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

  第三,家庭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家庭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也是影响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的一个因素。比如,居住在城市地区的家庭由于金随机构的服务网点较多。它获得有关金融资产特点及风险回报的相关信息自然更为丰富。同时,它获得配置金融资产所需要的服务和咨询也会更为便利。这些都有助于居民家庭配置多种类的金融资产来分散风险,从而实现低风险高回报的收益。相反,如果家庭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较低,首先它没有渠道可以购买到金融资产。即使有渠道,可供投资的金融资产种类也较为单一,这样就会使得该类家庭不管是在金融资产的配置规模,配置结构还是配置效率上都很难优于前述家庭。

 信息来源:小貔貅信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