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罕见的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元宝篆书折五背阴刻文帝辛丑二月》年号银钱赏析

分类: 古泉鉴赏 |
杨坚自建立隋朝,便十分重视道教对社会的作用,他自称"朕祗奉上玄,君临万里。"并对道教之符箓图谶大加运用。他的开国年号"开皇",即是取材于道教灵宝派。《隋书·经籍志》说:元始天尊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云笈七签》卷六亦曰:"及开皇劫,以此妙经,生天立地,大圣应于始青之中,号元始天尊。"依此,则"开皇"为道教的一"劫"之始,表明天地间又一个新纪元的到来。杨坚取此为年号,正是力图证明他依天运而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而他则像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那样济度众生,开劫度人。时朝臣王劭在上杨坚的书中曾说:"又年号开皇,与《灵宝经》之开皇年相合。"《三洞珠囊》卷八亦称:"似元皇君号开皇元年,隋家亦象号开皇元年是也。"这些都说明,隋文帝杨坚的开皇年号具有道教神学的象征意义,并直接取自《灵宝经》文。
钱币界曾认为武德四年(公元622年)开元通宝铸开宝文钱之先河,当时泉界一片哗然,是真的吗?此帖一出,大有“石破惊天”之意!在跟帖中大有“颠覆性的鼓掌!鼓掌!正所谓:好东西自己会说话,马传德先生曾在文章《会说话的钱》中谈到,钱币收藏界前辈马定祥先生,在鉴定一些之前闻所未闻的古钱币实物或拓本,当断定此钱币为真品时,他往往会说:“这枚钱我虽然从未见过,但它是真的,因为真钱是会说话的。”其中也谈到一枚秦代银质大半两钱,这就是一枚被称为“会说话的钱币”,而这些钱币之所以会说话,除去千年历史沧桑所带来钱币的风化腐蚀痕迹,其制作形制、文字、风格、材质、包浆等,所带来的时代特征,才是言判真伪断代的重要依据。正如著名钱币学家、古文字学家郭若愚先生,在评论那枚银质大半两时候说“这枚银钱无论从制作形制、文字、风格、材质、包浆等,看都是秦代铸制的工艺,是开门见山真品,无可置疑”。
特别是在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建设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东北三省、内蒙、甘肃等地,古泉新品新出不断,这是众所周知,不争事实。面对古钱新品新出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并认真重点研讨古钱新品新出铸造史的真伪和断代,以此还原历史真相。那么,隋朝文帝杨坚元年,到底有没有铸制年号钱呢?
时至今日,愚将早年有幸获藏一品“开皇元宝篆书背刻文帝辛丑二月”折五银钱,将其点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以证隋朝文帝杨坚元年确铸开皇元宝年号钱。
先观其铸体。可见本品铸制较为规整,其直径为34.0毫米,重约14.2克,钱体厚薄适中,折五大小,本品与泉友网展示折五铜钱型制一样。其铸相显示,方圆廓正,平坦地章,穿轮干干净净。观其字廓,清晰深竣,且又自然适度,略见廓与地章有流银粘连。很明显,此等铸相,真实自然,无处生疑,官炉铸相本色彰显,是品开门也。次赏文识书。一眼可识,开皇元宝乃篆书书体,四字旋读,书写规范,笔划横直竖立,布局协调端正,其书意字形、风格与网展小平钱和折五铜钱篆书书意十分类似,端庄无邪,背刻‘文帝辛丑二月’六字,直读。查阅‘文帝辛丑二月’,干支辛丑正是公元581年元年二月,因此,可断其文帝杨坚元年所铸开皇元宝无疑,其门自然可开矣。再辩锈识浆。一眼可见本品包浆黝黑深厚,自然而漆亮,可识其材质泛白,乃银质铸成,银色十分润和。续鉴其浆,黝黑包浆之中,间有栗色皮壳,深浅相间,分布自然,浆色十分润泽,毫无生涩之感,其浆质更是紧实不虚。一句话,此等包浆,可谓耄耋纯真,新伪乃不可及也,其门大开,自不在话下。
综合上所述,经检视其形制、材质、铸相、钱文风格等,皆可过关斩将,毋容置疑。再检索网络,仅见兰雪斋后人博客和古泉园丁博客等,分别展示过开皇元宝篆书小平和折五铜钱,所见实属稀罕。而本品银质《开皇元宝篆书折五背阴刻‘文帝辛丑二月’》六字,更是十分难得,就目前而言,本品乃创首见。可为其隋朝文帝杨坚铸制年号“开皇元宝”钱,再添实证,以补史缺。
欢迎泉界师友随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