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自然资源对于幼儿园活动的价值分析
(2020-07-08 10:51:18)分类: 活动反思 |
动反思:自然资源对于幼儿园活动的价值分析
热爱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在自然中,孩子的天性得以流露。在自然中,孩子的成长是和谐的、由内而外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要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幼儿园是一个以3-6岁儿童为主的集合体,我们分析自然资源对幼儿园活动的价值时,以自然资源对于活动主体-儿童的价值着手,其价值众多,以下我将挑拣一些重要部分来谈。
一、 以幼儿园一日生活为主的原生环境对儿童的作用会影响其长大后的思维。日益电子信息化的世界大大减少了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频率,电脑、电视、动画片、电子产品以及网络使儿童与自然的关系不再像以往那么紧密了。很多孩子长大后看到的世界或者写出的东西都是灰蒙蒙的,这一大部分都是因为孩童时期没有过多的感受亲近过自然反倒是长期曝光于课本作业,电子产品中,儿童没有看到过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那部分事物便会偏激地认为平淡与灰暗才是大自然的赋予,这损害着儿童的道德、审美等思维因子。试问一个从小对生命和自然失去敏感的人,长大之后会怎么关心地球环境和人类命运呢。亲近自然有助于儿童的视力。亲近自然能使孩童从电子产品的大量辐射中被解放出来,自然的颜色也是儿童眼镜的最好保护色。
二、在加德纳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中,除起初提出的7个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省智能之外,又补充了第8个智能“自然探索”或“博物学家”智能。这是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对物体进行辨析和分类的能力。对于儿童来说,和有组织的运动活动相比,那些自由玩耍时间,尤其是无组织的、探索性的,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在大自然中玩耍有助于他们发展运动能力,尤其是平衡能力和敏捷灵活程度。
三、大自然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房间窗外的自然景观能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儿童接触大自然越多,自由探索的机会也就越多。他们在不良行为举止、焦虑、抑郁的自我评价就越低,而在自我价值上评价就越高。
四、除了大的大自然环境,幼儿园里的小自然环境则对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更加重要,这与我们的课程建设更加息息相关。比如孩子们在野趣味园自由地玩耍时发现土壤里的秘密,在种植区播种与收获等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更加能拉近自然资源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们热爱大自然。
大自然与儿童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链条关系,正如爱默生所说的:“培养一个好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在自然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