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济源一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研修笔记:如何进行整本书(时文)阅读?

在济源一中,实验班的英语整本书阅读正在慢慢变成一项传统。这项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是非常值得探索的教学活动。这一次,把关题团队围绕着“如何进行整本书(时文)阅读”来展开。黄磊、高瑞英、郑晓科、焦俊广、李兵利、胡保杰、李肖倩、孔芳敏等几位老师做了分享,文字稿由志强整理如下:

一、实验班英语课外阅读的三年规划是什么?整本书阅读以及时文阅读应该在哪个阶段进行?
-
高一正式开学前以及上学期:高一开学前时间充足,是整本书阅读的最佳时机。除了初高中内容衔接以及基础的语法知识之外,每天都可抽出部分时间用于整本书阅读。阅读材料可以选一些较为简单的短篇小说集,也可以是美文欣赏和比较容易的多话题的小篇章,主要目的是积累词汇并且培养阅读习惯。
-
高一上学期:本学期往往学时不足,但老师不能局限于只做阅读题目,可以每周专门安排一节阅读课,一学期足以读完一整本书。本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材料可以选取篇幅较短,词汇较为简单的小说、时文以及部分较为简单的高考完型美文,尽量降低学生的阅读和心理压力。
-
高一下学期至高二上学期:高一上学期的寒假可以被充分利用,进行下一本书的阅读,难度上要比之前上一个台阶,中间穿插部分时文。随着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形成,阅读时间可以放到周末,周一来了进行阅读章节的分享。整本书阅读,比较细致地分析整本书阅读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文化意识、积累习惯表达为目的。
-
高二下学期至高三上学期可进行科技时文、社科类评述性文章,主要使熟悉多种体裁,为高考C、D两篇阅读理解做准备,并进一步提升长难句分析能力。高三
-
高三下学期:本学期就没有时间再进行整本书阅读了,可以以时文为主,拓展学生知识面,使他们涉猎一些比较陌生的话题,如人文社科类。《双语报》A版的文章就挺好,难度也比较适合。
二、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首先从合适高中读的多本小说中,通过自己先去阅读,再结合本班学生的喜好、难易程度、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考量,挑出最好的一本进行阅读。参考了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1. 阅前导读:
读每本小说前,专门了解本书的故事背景、作者及其获奖情况,再给学生做简短的介绍,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可以提前整合阅读内容,以提纲或者问题的形式把文章关键内容、或者学生需要培养的某方面素养以题目形式发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读每一个章节之前,也要设计导读课,课前几分钟就行,主要是调学生的胃口,激发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
读书时,学生需要准备便利贴或荧光笔,并落实几样笔头作业:
-
随时划出文中影响理解的词句,并写下自己的疑问;
-
挑两个好词或短语,查意思,摘抄并仿写例句;
-
摘两个语言表达地道的好句,摘抄并翻译成中文;
-
给所读部分写一个plot summary。
如果是课上阅读,需要提前让学生了解要回答的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类:
-
事实性问题:先问一些when, where, who, what的问题,带着学生过一下本章节内发生的事实,对于简单的问题,答案若可以直接从书中找到,可以请英语稍薄弱的学生来回答。
-
总结归纳类问题:好的小说每个章节都会有自己的主线或脉络,再围绕主线展开细节陈述,因此,在过完事实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章节的主线或脉络。比如在Charlotte's Web的最后一章,Wilbur经历了一系列的情绪变化,我会设置问题”What is the emotion clue of Wilbur in this chapter?” 在讨论The Secret Garden的第一章时,请同学回答:The narrator begins by listing the many defects of Mary Lennox. What are they?请学生总结出ugly, disagreeable, terribly spoiled, selfish, tyrannical这五个词,并列举事实以说明。再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关系,或者根据脉络预测故事走向,等等。
-
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于像To Kill A Mockingbird这样的小说,要设计一些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以期挖掘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抓住小说的主旨。例如在讨论To Kill A Mockingbird七、八章时,围绕小说的主旨——孩子的成长——设计了几个问题:Why does Jem cry when he finds the knothole is filled with cement?Is Miss Maudie important in Scout's life/growth and why?Do you see any growth in the children?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全班分享。
3. 师生共读:
老师在课堂上可以挑选精华部分,和学生一起对其中的遣词造句或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还可以选择精彩段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即兴表演;读完每章后,可以引导学生预测故事走向。
4. 读后拓展:
每读完一个章节或者读完整本书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个读书报告,内容包括:
-
plot summary;
-
character analysis;
-
major themes;
-
How does the novel impress you;
-
Do you prefer the book or the movie and why(选做)。
比如,在

如果想简单化处理,也可以只要求学生写一个总结概括文章内容,或者只写读后感想,或者给作者写一封信,或改写故事结局;可以安排学生在周末观看同名电影,分析电影选取了小说的哪些片段,和原著有哪些异同。请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来做导演,又该如何取舍?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以更立体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书的内容的理解。
三、整本书阅读还有没有其他组织方案?
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共读。共分为六步:
1. 分组
先把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相近,但在优势上“异质”的六个成员组成一个小组,全班根据人数多少确定小组数。针对于英语整本书阅读,我们一个小组内6人可分为6个专家,分别是:
-
Discussion Leader;
-
Culture&Life Connector;
-
Illustrator;
-
Summarizer;
-
Vocabulary Enricher;
-
2. 独立阅读
两节整本书阅读课80分钟。前40分钟自己阅读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并独立完成自己的“专家清单”。这六个分别是:
-
Set 2 questions about this chapter for your group members to answer in order to check whether they understand the story.
-
Connect the story in this chapter with your own life, and say something about it.
-
Make a mind map or draw a picture about the story in this chapter, and ask your group members to describe it.
-
Summarize the plots of the story in this chapter.
-
Find some new and meaningful words in this chapter, and look them up in the dictionary for their meanings. It will be better for you to give some sentence examples to each word.
-
Pick out some authentic and interesting sentences in this chapter, and explain them to your group members.
3. 集思广益
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及“专家清单”之后,各小组任务相同的专家开始集结,在10分钟内讨论共同的任务。“专家”们相互取长补短,得出最佳共案,并回到自己原有的小组,用10分钟时间把自己完善过的任务清单分享给本小组其他的成员。
4. 小组展示:
小组1到6号此时的学习材料大体是一致的。我们可以随即抽取一些小组的一些成员进行10分钟的展示,并对其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对出彩的方面进行表扬,同时对学生忽略的问题进行补充。
5. 巩固复习:
第二天早自习或者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对已经学到的东西进行复习巩固。
四、时文阅读的有效处理方式是什么?如何落实?
首先应该明确,时文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尖子生们对某些话题比较生疏、阅读速度慢、主旨大意和结构分析比较薄弱等现象才启动的,是在为C、D篇的高分做准备。因此在内容上有以下要求:
-
需要选择距学生相对较远的话题;
-
老师在学生读完后,可以用学案的形式梳理好词好句,包括重点词、熟词生义、习语等,文中长难句分析其中的句子主干;
-
也可以用书面形式设置问题让学生总结文章大意,选择最佳标题,分析文章结构。
在讲解时,老师重点精讲:
-
阅读中的高频词汇和熟词生义;
-
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
文中的长难句——学生们单句分析得很好,但一放进语篇就犯糊涂。
五、如何平衡阅读课与英语学时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