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史记》太史公自序

(2020-01-13 19:36:00)
标签:

历史

史记

太史公自序

  浅谈:

  这篇列传是司马迁为自己写的序,可以帮助读者阅读《史记》,并了解这本书的成书过程和原因。根据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史记》缺失。
《浅谈史记》太史公自序
  颛顼统治天下时,任命南正重掌管天文,北正黎掌管地理。唐虞时候,又让重、黎后来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重黎氏世代掌握天文地理。周宣王时重黎氏因失去官守而成为司马氏,司马氏世代掌管周史,后来司马氏迁居少梁。

  在秦国的司马错,后来做了蜀郡郡守,他的孙子司马靳奉事武安君白起。司马靳和白起坑杀赵国长平军,和白起赐死在杜邮。司马靳之孙司马昌,是秦始皇时冶铁的官员。一直到汉朝的司马谈,做了太史公。

  太史公从师唐都学习天文,从师杨何学习《易经》,从师黄子学习道家理论。太史公在建元至元封年间做官,他忧虑学者不能通晓各学派的要义而所学悖谬,于是论述阴阳、儒、墨、名、法和道德六家的要旨。

  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致力于如何达到太平盛世的学派,只是依从的学说不是一个路子,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阴阳之术,注重吉凶祸福的预兆,禁忌避讳很多,使人受到束缚多有畏惧,但他们关于一年四季运行顺序的道理是不可丢弃的。四时、八位、二十四节气有一套宜、忌规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规律。

  儒家学说广博但殊少抓住要领,花费了力气却很少功效,因此该学派的难以完全遵从;然而它所序列君臣父子之礼,夫妇长幼之别是不可改变的。《诗》、《书》、《易》、《礼》、《春秋》、《乐》等六艺为法式,学说广博难以抓住要领。

  墨家俭啬而难以依尊,因此该派主张不能全部遵循,但它关于强本节用的主张是不可废弃的。崇尚尧舜之道,要求生活十分节俭,难以遵从。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却刻薄寡恩,但它辩正君臣上下的主张是不可更改的。法家不论亲疏,不分贵贱,一律依法决断,致使亲亲属、尊长上的恩爱关系断绝。可以作为一时的计策,但不可长久。

  名家使人受约束而容易失去真实性;但它辩正名与实的关系不能不认真考察。刻细烦琐、纠缠不清,使人不能反求其意。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行动合乎无形之“道”,使万物丰足。道家之术依据阴阳家关于四时运行的顺序之说,吸收儒墨两家之长,撮取名、法两家精要,随着时势的发展而发展,顺应事物的变化,树立良好风俗,用力少而功效多。虽说“无为”却又说“无不为”,其实际主张容易实行,文辞幽深微妙,难以明白通晓。(司马谈对道家是比较肯定的)

  太史公职掌天文,不管民事,他的儿子就是司马迁。司马迁生在龙门,在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过着耕种畜牧生活。年仅十岁便已习诵古文。二十岁开始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探察禹穴,观览九嶷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回到家乡。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

  汉武帝开始举行封禅典礼,太史公被滞留在周南,不能参与其事,所以心中愤懑,致病将死。刚巧司马迁回来,太史公就托付司马迁做了太史后不要忘记司马谈要撰写著作的遗愿。司马谈去世三年后,司马迁做了太史令,开始缀集历史书籍和国家收藏档案文献。

  到了第七年,太史公遭逢李陵之祸,被囚禁狱中。身体残废想要放弃,但又想:《诗》、《书》隐微而言辞简约,是作者想表达他们的心志和情绪。从前周文王拘禁在羑里,推演了《周易》:孔子遭遇陈蔡的困厄,作有《春秋》;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才编撰了《国语》;孙子的腿受了膑刑,才论述兵法;吕不韦被贬迁蜀郡,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被囚禁秦国,才写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是圣人贤士抒发愤懑作的。
《浅谈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于是定下决心计述陶唐以来到武帝获麟那一年的历史,开始为黄帝。

  从前黄帝以天为法,以地为则,颛顼等先后相继,各成一定法度;唐尧让位于虞舜,虞舜觉得不能胜任而不悦;这些帝王的美德丰功,万世流传,作《五帝本纪》第一。

  ……(原文简洁无法删减,此处不再列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