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史记》张释之、冯唐

(2019-11-11 19:52:39)
标签:

历史

史记

张释之、冯唐

分类: 浅谈史记
  浅谈: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和他哥哥仲生活在一起,因为家中资财多了做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十年内都得不到升迁而默默无闻。张释之认为长时间做郎官消耗了他哥哥的钱心中不安,于是想要辞官回家,中郎将惋惜他的才能,于是请求让他做谒者。张释之跟文帝谈论了秦汉兴盛的事,于是任命他为谒者仆射。
《浅谈史记》张释之、冯唐

  有次文帝登临虎圈,上林尉被问了十几个问题都不能回答,而看管虎圈的啬夫能对答如流,于是文帝想要封他为上林令,张释之便认为啬夫不过只是伶牙俐齿,不应该越级提拔,文帝于是取消了原来的打算。后来和文帝同车,张释之便据实回答了秦政的弊端,文帝回来后便任命他做了公车令。

  有次太子和梁王同坐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都没下车,张释之便阻止他们,不让他们进宫,并检举他们犯了不敬之罪,在薄太后的赔罪下赦免了太子、梁王,于是他们才得以进宫。文帝觉得张释之与众不同,于是任命他为中大夫。

  张释之做了中郎将,跟随皇帝到了霸陵,张释之认为只要石棺里没有任何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就用不着担心被损毁。文帝赞赏他的说法,于是任命他为廷尉。

  不久后皇帝出巡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有个人突然从桥底下跑了出来,张释之审问他,张释之认为这个人应当罚钱。皇帝认为那个人惊了自己的马,如果是别的马肯定会摔伤,认为廷尉处罚太轻。张释之便说法律是人人平等的,当时法律就是如此规定的,要是执法者任意更改处罚的轻重,百姓就会手足无措。皇帝过了很久才承认张释之的判处是正确的。

  后来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环,文帝发怒,把那个人交给张释之处理。张释之将他判为死罪,皇帝勃然大怒认为张释之处罚太轻,只会依照法律条文来做事,张释之坚持认为处罚是对的,不应当判处那人灭族。皇帝和薄太后讨论后,才同意了廷尉的判决,张释之执法公正,条侯周亚夫等人都和他成为好友,得到了天下人赞赏。

  在文帝死后,景帝即位,张释之便假称生病想要辞职离开,担心被杀,于是用了王生的计策向景帝道歉谢罪,景帝才没有责怪他。

  王生喜好黄老之说,有次被召进朝廷,三公九卿都在那里,王生便让张释之给自己系鞋带,张释之便跪着替他系好,王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张释之的名望得以加强。侍奉景帝一年多,张释之便贬为淮南王相,还是由于得罪了景帝的原因,过了些日子张释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张挚做到大夫后被免职,因为不能迎合权贵所以到死也再没有做官。

  冯唐的祖父是战国时的赵国人,他的父亲迁居到了代地,汉朝建立又迁到安陵。由于孝行著称,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
《浅谈史记》张释之、冯唐

  冯唐认为汉文帝即使得到了廉颇和李牧都不会任用他们,因此汉文帝发怒,后来又召见责备他,汉文帝认为自己就算有错也不应该当众受到侮辱,于是冯唐谢罪。匈奴大举进犯汉朝时,汉文帝为此忧虑,汉文帝便询问冯唐之前为什么自己不能任用廉颇和李牧的原因。冯唐认为汉文帝对将领的奖励太轻、惩罚太重,因此即使得到廉颇和李牧也无法重用。汉文帝因此赦免了魏尚,任命冯唐做了车骑都尉。

  汉景帝即位后,冯唐被贬为楚国丞相,后面又被免职。到了汉武帝时,许多人举荐冯唐,可惜他已经九十多岁无法做官。

  司马迁和冯唐的儿子冯遂是好友,认为冯唐和张释之都不偏不党、公正无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