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厢记赏析”尔雅满分答案

(2019-03-19 12:10:12)
标签:

超星

尔雅


查询通识课答案请认准:殿下君  (最全面的超星尔雅查题公众号)


把您需要查的通识课题目直接复制到对话框里面,然后就会有答案出来了!

元杂剧的形成

1

杂剧作为戏剧,成熟于(C)。

A、唐代

B、金代

C、元代

D、明代

2

被看作中国戏曲史上的雏形是由(D)组合而成的宋杂剧。

A、滑稽表演和歌舞

B、歌舞和杂戏

C、滑稽表演和杂戏

D、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

3

一般认为元曲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B)。

A、元代的戏曲和杂剧

B、元代的散曲和杂剧

C、元代的散曲和诗词

D、元代的诸宫调和戏剧

4

元杂剧有时被称为北曲杂剧。(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5

“杂剧”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的文献。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6

金院本和宋杂剧并称是戏剧雏形的一个重要阶段。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元杂剧的体例

1

元杂剧的通用体例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一本二幕

B、一本三场

C、一本四折

D、五本四折

2

元杂剧流行的宫调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六宫十一调

B、十七宫调

C、五宫四调

D、四宫五调

3

元杂剧每本戏的主唱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角。

A、旦和末

B、旦和生

C、旦、生和末

D、旦或末

4

今人看到的元杂剧剧本大都是明人以后翻刻出来的。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5

放在剧本之前的楔子所起的是过渡的作用。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元杂剧的兴盛

1

下列关于元杂剧兴盛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社会生活安定

B、大批的文人参与杂剧的创作

C、元朝统治者的重视

D、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2

《元曲选》的编者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王国维

B、王实甫

C、臧懋循

D、关汉卿

3

元杂剧《西厢记》是在关注公众号(殿下君)《西厢记》的基础上创作而成。

A、杂曲

B、歌舞

C、大曲

D、诸宫调

4

自元代起一直未实现科举制度。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5

元代杂剧不仅吸收了当时的说唱艺术,还有音乐艺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元杂剧的发展

1

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西厢记》

B、《窦娥冤》

C、《汉宫秋》

D、《梧桐雨》

2

王国维对元杂剧的时代划分,不包括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蒙古时期

B、统一时期

C、元末时期

D、战乱时期

3

下列剧作家属于元杂剧发展后期的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王实甫

4

据统计流传至今的元杂剧剧本将近有160种。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5

元杂剧前期活动的中心是在今天的杭州。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西厢记》故事梗概

1

《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关注公众号(殿下君)的普救寺。

A、江苏

B、浙江

C、山西

D、河南

2

《西厢记》中的故事情节排序正确的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围困普救寺——酬简——赖婚

B、张生害相思——赖婚——围困普救寺

C、赖婚——酬简——张生害相思

D、围困普救寺——赖婚——酬简

3

《西厢记》中爱情故事的特点是一见钟情。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西厢记》故事渊源

1

《莺莺传》中对张生背叛爱情的行为是持关注公众号(殿下君)态度。

A、批判

B、中立

C、无视

D、赞美

2

一般被认为写张生、崔莺莺爱情故事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的《莺莺传》。

A、唐代

B、宋代

C、金代

D、元代

3

评价《莺莺传》“时有情致”的说法出自关注公众号(殿下君)的《中国小说史略》。

A、王国维

B、胡适

C、鲁迅

D、周作人

4

传奇文一般是指唐、宋时文言文的短篇小说。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5

崔莺莺送张生玉璧,是希望他们的爱情不要中断,像玉一样牢固。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莺莺传》人物原型

1

陈寅恪对《莺莺传》中的女主人公的推论,正确的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是相国之女

B、赖婚于张生

C、出身贫微

D、与张生有情人终成眷属

2

《读莺莺传》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的作品。

A、王国维

B、陈寅恪

C、金岳霖

D、鲁迅

3

王性之根据史料推论认为《莺莺传》的故事情节是作者自身经历过的。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莺莺传》文学评论

1

评《莺莺传》“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出自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王国维

B、陈寅恪

C、鲁迅

D、周作人

2

《莺莺传》中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是一种关注公众号(殿下君)的追求。

A、人性

B、个性

C、反封建

D、世俗

3

陈寅恪不认为张生抛弃莺莺是符合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现象。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4

张生所处的时代盛行一种“一婚二宦”的现象。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莺莺传》后世影响

1

“调笑转踏”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歌舞表演形式的一种。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2

“调笑转踏”是用关注公众号(殿下君)的语言形式来叙述故事。

A、戏剧

B、说话

C、词曲

D、诗歌

3

董解元的“解元”在古代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董西厢》的产生

1

关注公众号(殿下君)被认为是中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

A、相和歌

B、诸宫调

C、说话

D、大鼓

2

《西厢记诸宫调》简称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莺莺传》

B、《西厢记》

C、《王西厢》

D、《董西厢》

3

    
宋杂剧是一种综合性戏曲。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4

《商调蝶恋花》采用的是诗歌的形式演唱崔张的恋爱故事。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董西厢》的构成

1

《西厢记诸宫调》的文本除有若干个套数组成的唱词,还穿插了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变文

B、吟诵

C、叙述对话

D、曲牌

2

下列关于崔张故事的各版本中目前保留完整的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刘知远诸宫调》

B、《天宝遗事诸宫调》

C、《雍熙乐府》

D、《西厢记诸宫调》

3

诸宫调这种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4

诸宫调的特点是一韵到底,末了都用“煞调”和“尾声”结束。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董西厢》的形式

1

关注公众号(殿下君)揭示出诸宫调的实质是“以乐曲演唱出来的小说”。

A、王性之

B、陈寅恪

C、王国维

D、鲁迅

2

《董西厢》和《王西厢》在文本语言上的区别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前者质朴、含蓄,后者直白

B、前者优美、含蓄,后者直白

C、前者直白,后者质朴

D、前者质朴、直白,后者含蓄、优美

3

据考证《西厢记诸宫调》是一种民间的戏剧艺术作品。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4

《董西厢》可以看作是一部长篇叙事诗。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董西厢》情节结构的创新

1

下列人物在《莺莺传》中没有提到的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郑恒

B、张生

C、法聪

D、崔莺莺

2

下列关于《莺莺传》与《董西厢》之间的差别,表述错正确的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前者有人物法聪,后者没有

B、都提到张生始乱终弃,前者对其行为持肯定态度,后者则相反

C、前者赞美崔张二人的纯真爱情,后者则是称赞张生善于补过的行为

D、前者张生始乱终弃,却被肯定;后者赞美了崔张的纯真爱情,批判了代表封建礼教的老夫人

3

传奇文是一种小说体裁。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4

《董西厢》与《莺莺传》相比,在情节、人物形象的描述上都有所创新。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董西厢》思想内容的创新

1

《董西厢》和《莺莺传》差别原因主要是两部作品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产生的时代不同

B、作者的社会地位不同

C、表达思想不同

D、以上都对

2

下列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没有关于杨贵妃记载的是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诗歌

B、杂剧

C、乐府

D、传奇

3

“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是元稹对自己状态的描述。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4

《董西厢》的内容中有一些是征引的《莺莺传》。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董西厢》艺术技巧的创新

1

《董西厢》中的武戏在情节设置上是为了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丰富情节

B、渲染气氛

C、烘托人物

D、突出崔张的爱情

2

相较于《莺莺传》,《董西厢》中的“惊人之笔”情节并不包括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A、乱兵围困普救寺

B、赖婚

C、崔张私下结合

D、崔张一见钟情

3

诸宫调的特点要求作品在事件描述上要采用极度的夸张写法。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4

《董西厢》的艺术特点可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关注公众号(殿下君)



查询通识课答案请认准:殿下君  (最全面的超星尔雅查题公众号)


把您需要查的通识课题目直接复制到对话框里面,然后就会有答案出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