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龙书法作品选||中国楹联学会传统文化研究院

标签:
365中和圆融书画院文化 |

黄仁龙艺术简介:
大学本科毕业。1997年入北京广播学院(现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编导"培训学习。2013年入广东中山大学"贵州省黔南州干部培训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题研究"培训学习。2018年参加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首批师资(兼职教授)研讨班学习。2019年入天津南开大学"贵州省中青年文艺骨干专题研修班"培训学习。
"交通杯"全国书法篆刻展览评委、“自然人文中华情”国际书法长卷大赛评委、全国首届水书书法大赛评委、首届"华珍阁”杯《金刚经》全国书法作品大展评委、被新加坡书协授予"书法一家"奖牌,2014年8月25日《文汇报·中国书画专版》介绍、2016年4月《贵州画报》8个版介绍,2019年1月《书法导报》和2019年7月《书法报》整版宣传。带领黔南州书协十年艰苦创业、发展黔南籍人中国书协会员20余人、开展活动上有特色有成绩。2018年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评为"书法进万家"先进集体。













龙文百斛鼎
文/芦 荻
当代书坛空前繁荣,创作高手云集江湖,各路英雄豪杰此起彼伏。这其中,不能不提的是贵州的好友、中国书协会员黄仁龙。
仁龙兄曾邀请我到贵州参加爱心活动,回想与他的一系列交往过程,始终是愉快并积极的。正因为他一贯对朋友积极的鼓 励、真诚的付出,使这位西南大山里的布依族书法家黄仁龙身边有着五湖四海的朋友。
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那么他的艺术作品肯定同样也是热烈并感染人的。仁龙从事电视媒体多年,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成绩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同时,他担任贵州省书协第六届主席团成员、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和黔南州书协主席等职,策划并组织了许多大型省、州和全国书法活动,使黔南的书法艺术走出大山、走出贵州、走向全国。
《后汉书-张衡传》云“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指人生贵在勤奋,若无勤奋的探索,焉得硕果之获?仁龙兄的努力也得到社会的认可,2014年被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评为“贵州省十大青年书法家”、2019被中国书协聘为书法教师参加为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授书法课,2020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评为"书法进万家"全国先进个人。他除了电视台、书协工作以及书法创作之外,还被聘为贵州省第一位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兼职教授,又被贵州师大书法研究与传播中心聘为研究员等,他将自己的书法知识授之于人。他曾组织了2009年“交通杯”全国书法大赛,还在2013年、2016年实施了“为了贵州黔南山区那些贫困孩子‘黔之爱’中国书画名家作品义卖活动”,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得到各方赞誉,共获得了善款近150万元用于支持山区孩子读书和生活。活动得到黔南州委宣传部、黔南州文联、贵州省书协等官方支持,我们也希望"黔之爱"这份爱心和公益品牌能一直传递下去。
仁龙善隶书,于两汉、于砖文皆用功颇勤,近年又沉浸小篆,入流秦唐及清人诸家,中锋行笔,点划精到,又善于融汇风韵,时时研摹古往名家,祛妍美,补朴拙,自成一格。
为了使他的篆隶能够更有内涵,除了勤耕不辍之外,近七、八年来,仁龙还热衷于走出书斋去田野访碑,并在此基础上热衷学习金石知识并题跋创作。我们曾相约至河北刘海龙兄一起赴封龙山等地踏春防碑,当手抚“大三公”“白石神君碑”时,淋漓汉风扑面而来,有如穿越千年时光去领略汉时风华,那种感受真的是无法在字帖里找的出来。我们一同排长队在故宫看“石渠宝笈”古代书画展,兴奋之情还历历在目。我们还去了河南郑州省博物馆、洛阳龙门石窟、山东青岛汉砖博物馆等地。通过这些游历,仁龙近两年创作了一大批金石拓片题跋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龙藏寺碑》《父母恩重经碑》以及南北朝造像题材,并得到金石收藏界的好评与肯定,也入选了多次全国金石名家题跋展和拓片题跋拍卖等大型活动,《贵州画报》《光明日报》《新京报》《河北经济报》《书法导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许多报刊书籍都刊发过他的作品和作专题报道,无疑对当今金石研究的复兴增砖添瓦。《金石学》专题介绍刊登他的系列金文摹作三十件,得到曾翔先生的关注和点评,曾先生还在他的作品(复制件)上又第二次摹作,可谓锦上添花,纷彩异呈,成为佳话。对仁龙来说,这些经历与实践,都是为自己的艺术创作进行的学养滋补,他一直有新的学习计划,并将以砚窗砥砺的钻劲在追求下一个目标。
丙申新年,仁龙兄结集一本小册《独坐书斋追味明清》,小结一下近段的学习,这些作品从形式题材都基本反映了他近期的艺术成果。庚子新春也出了另外一个小册《疫中时光静静流淌》。虽然个别作品还可以更臻完美,但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用心与精彩。近一二年来,仁龙在莫友芝、赵孟頫、李斯、李阳冰、释梦英等人小篆上用功颇深,今年疫情情况下,他不忘初心,临池勤耕不辍,我时常都能在他的微信上看到他的功课作业和创作作品,心里也在莫莫的为他点赞加油。追求艺术的道路始终都在前方,只要孜孜追求始终都有收获。爱生活、爱艺术,仁龙兄在追求书法的这条大路上始终有愿望、有目标、有掌声、有兄弟们的支持!